醫療、保健,到底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
首先是國外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跨國數據的分析。最早進行相關研究的是Newhouse(1977),其結合13個OECD國家截面數據分析發現醫療保健服務收入彈性大于1。后面Gerdtham(1992)、Clemente(2004)、Atalla(2006)、Narayan(2011)均發現彈性大于1。但是,Gerdtham(1992)分析了非洲30個國家截面數據,得到的收入彈性接近于1。Barros(2003)、Baltagi&Moscone(2010)發現彈性小于1。如果以一國國內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大都是收入彈性小于1,如Di Matteo(1998)。國內的相關研究一般分為城市和鄉鎮兩個樣本,曹燕和田耕(2010)分別對我國城鎮居民1996-2005年的醫療保健消費行為進行了考察,得到的收入彈性大于1,張穎熙和夏杰長(2015)卻得到了相反的結論。梁維萍和鄭建中(2005)、劉曉紅(2011)、劉旭寧(2010)等對中國鄉鎮農村的家庭收入和醫療健康支出進行了分析,發現彈性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