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經營規范團體標準》實施:部分社交電商為何走向洗白之路?
9月24日,《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社交電商經營規范團體標準》發布會暨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此次發布的《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中,詳細梳理了社交電商行業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并對社交電商行業頭部企業,如夢餉集團(愛庫存)、拼多多、小紅書等進行調研,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對社交電商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相關情況進行研討,為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及有關人士提供參考及決策幫助,推動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自治、社會監督的協同共治的發展格局。
《社交電商經營規范團體標準》實施
據《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6.1億人次,社交電商購物用戶規模達到5億人次、社交電商年銷售額達2萬億元,社交電商成為電子商務的重要板塊。特別是2020年疫情防控的大環境下,社交電商創業就業成本低、就業形勢多樣的特點凸顯,拉動就業人數和收入增幅顯著,為“穩就業、保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社交電商從業人員規模預測將達7970萬人 。
盡管社交電商從業人群越來越多,但是社交電商仍出現諸多問題。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禁止傳銷處調研員韓海濤認為,目前社交電商的標準還未成型,還需依靠行業共治、企業自律,也歡迎社會組織進行更多研討。
“區政府很重視創新產業,對社交電商以支持和鼓勵為主,前期已經落戶了二十多家頭部企業,規劃了產業園,有相應政策和產業基金扶持,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吸引產業落戶富陽,希望通過有關部門主導和支持,能夠更好地讓社交電商行業創新發展、規范發展。”杭州市富陽區副區長卜利斌說道。
此外,中國電子商會會長王寧則表示:“不管任何一個行業出現新模式,標準很重要,沒有標準對行業就沒有評價管理。此外,信用也非常重要,現在的社交新零售當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信用認證。社交電商未來的發展應該是政府監管部門、商協會、企業、行業專家共同參與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發布會當天,《社交電商經營規范》團體標準宣布正式實施,對指引行業有序發展,響應中央號召,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起到良好的作用。
2019年社交電商投訴量猛增444%
中新觀察注意到,此次《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還顯示,據消費保消費服務大數據,2019年發生社交電商投訴事件7588起,涉及金額1053.3萬元,較2018年的1395起,同比增長了443.94%。截止到今年6月,2020年已收到投訴事件8790起,涉及金額達4.43億元。
據了解,2020年上半年期間,社交電商的用戶投訴領域主要集中在國內網購、商家糾紛、網絡支付,占比分別為67.48%、17.04%、2.21%。投訴社交電商的用戶性別占比分別為男性(56.40%)、女性(43.60%);投訴金額區間前三依次為0-100元(35.40%)、100-500元(25.66%)、1000-5000元(12.83%)。投訴社交電商的用戶集中地前三依次為廣東省、山東省、浙江省,占比分比為16.37%、9.96%、8.41%。
而據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退款問題、商品質量、網絡欺詐、發貨問題、售后服務是2020年上半年期間社交電商投訴的主要問題。
據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投訴不斷的社交電商行業,也由于社交電商平臺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且具有很強的隱秘性,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如何監管成了一個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同時,一些社交電商平臺企業打著‘包容審慎’、‘創新’等旗號,不斷沖擊守法經營、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底線,導致了一些違法違規的經營者更加肆無忌憚,而且這種社交電商平臺企業大多深諳大眾心理,精于人性,讓不少人成為忠實的擁護者,使得行業監管難上加難。
部分社交電商平臺走向洗白之路
中新觀察注意到,去年被開出一張合計7456.58萬元的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在不久前,有關監管部門撤銷了對其的處罰決定并已從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中被移除。
除了花生日記,此前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淘小鋪與粉象生活因涉嫌傳銷被凍結賬戶的行政裁定書也被撤下來。中新觀察注意到,淘小鋪因涉嫌傳銷被凍賬的行政裁定書撤下后,就有淘小鋪相關人員在微博上高調分享這一“喜訊”:“[好消息]裁判文書的訴訟,撤了,沒了。關于淘小鋪和三帥的起訴已經撤訴,淘小鋪行得正坐得端,何須屈尊畏讒言。把已經生效的法律文書撤掉,說明從更高層面認識到這是地方法院的一個錯誤的案例,這是對淘小鋪的正面肯定。”
此外,相比淘小鋪相關人員發微博慶祝,社交電商粉象生活因涉嫌傳銷被凍賬的行政裁定書撤下來之后,可謂是“理直氣壯”的要求媒體撤稿,其理由就是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經撤掉了。那么,中國裁判文書網撤掉了就能代表平臺沒有過錯了嗎?
對此,相關法律界人士透露:“裁定書是否在裁判文書網上公示與是否生效并無關聯,當文書送達雙方時就已經生效,因此,裁定書從網上撤下并不意味著案件已經撤銷,文書法律效力仍然存在?!?/span>
截圖來自:天眼查APP
隨后,中新觀察通過天眼查APP查詢發現,粉象生活相關裁定書仍可以看到,但淘小鋪相關記錄則清除的非常干凈,但天眼查APP相關新聞輿情仍有不少因涉傳被凍賬的新聞。
不僅如此,在野蠻生長時期被貼上了假貨泛濫、涉嫌傳銷等負面惡性標簽的拼X多、云集等平臺,如今不少消費者已經漸漸“愛答不理”轉變為“真香定律”。隨后,京東、阿里等巨頭各自推出的芬香、淘小鋪等也成了不少用戶的“賺錢”秘籍,雖然是知名電商平臺,但仍躲不開“拉人頭”發展下線致富的詬病。
對此,據相關人士透露:“社交電商刻意的遮蔽網絡涉傳負面,一方面害怕平臺融資難,另外一方面,擔心會員因平臺涉嫌傳銷問題而導致集體維權事件發生,但相對因涉嫌傳銷遭到的行政處罰而言,社交電商諸多售后問題才是長期需要解決的重中之重?!?/span>
- 社交電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