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金額1.7億!廣州海珠警方偵破一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廣州海珠警方在深入推進“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依法嚴打非法集資、非法吸存違法犯罪。今年初,海珠警方在接到多名事主報案后,迅速成立專案組,對廣東助×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助×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展開偵查。專案組深入調查取證,最終查明助×公司實際控制人朱某(男,48歲)等犯罪嫌疑人通過派發宣傳單、網絡推銷、投資推介會等多種方式誘騙事主投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達1.7億元。近日,該案件已被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難抵“高額返利”誘惑
多名事主被騙血本無歸
今年1月,廣州市公安局海珠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接到孫先生等多名市民報警,稱其被助×公司以“保本付息”“高額返利”為幌子誘騙投資,共損失超過1000萬元。
民警詳細詢問后得知,孫先生于2014年通過朋友介紹,參加了一個由助×公司組織的招商引資座談會。現場銷售人員介紹,該公司正在推銷一款保本保息、每月返利高達1.5%的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是專門為VIP會員準備的內部“福利”。只要有公司內部人員推薦,且初始投資10萬元就可成為VIP會員。有一定投資理財經驗的孫先生發現該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和風險系數都高得離譜,因此并沒有急于投資,而是選擇觀望一段時間。
孫先生經過一年多的觀察,又從一些相熟的投資者處了解到助×公司確實能保證每月返利后,才于2015年5月經公司銷售人員推薦,與助×公司簽訂了一份《委托投資理財協議書》成為了VIP會員,并一次性投資了50萬元。此后一段時期,孫先生每個月都準時收到了助×公司轉來的高額返利。
但僅僅一年后,助×公司便開始無故拖延返利。孫先生感覺不妙,立即聯系該公司負責人詢問。該公司負責人稱公司只是資金暫時周轉不開,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但實際情況卻是原本說好的每月返利,漸漸變成了“每季返利”“半年返利”,直至“暫停返利”。孫先生和眾多投資者多次要求公司返還本金,但該公司負責人卻一再搪塞,明確表示要等投資項目履約且資金回籠后,才能全額退還本金。
2020年1月,助×公司相關負責人突然全部失聯,致使孫先生等眾多投資者追討無門。
警方現場查獲的印章、合同等涉案物品。
專案組輾轉省內外深入偵查
多地同步收網悉數抓獲團伙成員
對此,廣州市公安局海珠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迅速成立專案組,對助×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展開偵查。專案組民警首先通過大量走訪調查,排查出更多的投資受損人。通過對投資受損人深入詢問,進一步掌握了助×公司的犯罪證據。經深入分析后,專案組最終循線鎖定了助×公司幕后的實際控制人朱某等6名骨干成員。
針對朱某等犯罪嫌疑人均已潛逃的實際情況,專案組立即奔赴其可能藏身的省內和省外多地展開追查。當時全國各地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赴外調查工作一波三折,但辦案民警迎難而上,歷時3個多月,輾轉河南和省內多地偵查取證,最終逐一鎖定了朱某等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
4月中旬,專案組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和廣州、佛山等地組織警力同步展開收網行動,一舉抓獲朱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并繳獲合同、手機及公章等涉案物品一批。
收網行動結束后,專案組馬不停蹄繼續做好證據固定及審訊工作。朱某等犯罪嫌疑人相繼交代了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作案事實。
警方查明,朱某等人于2013年注冊成立助×公司。2014至2016年間,朱某等人為了籌集資金填補公司賬目虧損,在未經相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通過派發宣傳單、網絡推銷、組織招商引資座談會等形式,推銷“高額返利”投資理財項目,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累計達1.7億元。朱某等人將這些非法募集而來的資金,以4%-9%的月息貸款給一些并不具備償還能力的高風險客戶,企圖從中賺取高額利息牟利,以抵償公司壞賬。但由于這些高風險貸款客戶違約,致使其公司無法回籠資金,最終導致孫先生等眾多事主的投資本金血本無歸。
目前,助×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已被依法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警方提醒
天上不會掉餡餅,當心投資返利陷阱。當你覺得一個投資產品可以躺著賺錢的時候,你的錢袋子可能已經被人打開了。為了你的資金安全,請務必警惕那些以“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等為噱頭的投資項目,遠離非法集資、非法吸存陷阱。如發現非法集資、非法吸存活動,或者發現自己、親友被騙參與其中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