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公布打擊傳銷與規范直銷七大案例
8月18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近年來,重慶在打擊傳銷、規范直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查處了一批傳銷和違規直銷典型案例。
案例一
鐘某、卓某組織策劃傳銷案
2017年1月19日,鐘某、卓某以他人名義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注冊成立重慶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司規定消費者以980元購買1副負離子能量眼鏡成為會員。會員分普通會員、消費商、主任、高級主任、經理、高級經理、白領經理、藍領經理、鉆石經理、總監、高級總監、白領總監、藍領總監、鉆石總監、董事15個級別。公司要求會員發展他人成為公司會員,按照發展人數晉升級別和享受120元、200元、360元、680元、1000元、1400元、1800元的日工資收入。
自2017年2月5日起至案發之日,當事人在重慶、新疆、四川等18個省(市、自治區)注冊發展會員44212人,共銷售負離子能量眼鏡81396副,銷售收入5820.158萬元。
2018年5月,原彭水縣工商局對鐘某組織傳銷行為沒收違法所得219.7827萬元,罰款200萬元;對卓某組織傳銷行為沒收違法所得1.8793萬元,罰款75萬元。
案例二
王某組織策劃傳銷案
2017年2月,王某利用曾經擔任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和監事的條件,通過網絡購買會員網站模板,組織策劃“水膚蘭金三角戰略-蝗蟲計劃”。該計劃模式為:消費者只有認購1萬、2萬、4萬、8萬不等金額的“水膚蘭”產品,才能成為該計劃會員,成為會員后有資格發展其他會員,并根據發展人員數量計算報酬。
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4月24日,王某共發展會員7993人,收取會員貨款2.07億元,發放獎金1.32億元,本人獲取獎金共計504.55萬元,會員貨款結余2032萬元,也由王某占有。
2018年11月,江津區市場監管局對王某及其他8名骨干人員組織策劃傳銷行為分別作出行政處罰,共計沒收違法所得 2858.28萬元,罰款173 萬元。
案例三
重慶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組織策劃傳銷案
重慶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冊地在兩江新區。該公司為了發展更多的會員銷售更多的量子醫學產品進而謀取更大的利益,在墊江、長壽等地設立了代理店,宣傳銷售的量子醫學產品可調理人體常見的多種疾病,對身體亞健康的人群進行康復理療,祛除身體疾病。
經營中,當事人要求消費者須按規定購買滿一定金額的量子醫學產品成為會員,設置了層碰獎、量碰獎、見點獎、領導獎等獎勵,鼓勵會員發展下線,把會員分為銅卡、銀卡、金卡、鉆卡四個等級,按銷售業績進行團隊計酬。
截至2018年11月27日,當事人按以上營銷模式,在重慶、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湖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新疆、黑龍江、遼寧、河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2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共發展會員13558人次,銷售金額58126300元。
2019年5月,墊江縣市場監管局對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出了吊銷營業執照、沒收違法所得3679.035萬元、罰款200萬元的處罰,并對主要骨干人員分別予以處罰。
案例四
白某組織策劃傳銷案
白某系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了牟取非法利益,于2017年4月起要求被發展人員以認購150盒“男神密碼黃精壓片糖果”的形式繳納42000元(單價280元/盒),成為“男神密碼總代理”(以下簡稱總代理),取得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并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成為總代理,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總代理購買產品的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獎金,截至2019年7月23日,白某以上述方式共發展總代理1797人,收取費用10128萬元,會員涉及重慶、新疆、甘肅、浙江等省、市、自治區。
2020年3月25日,江津區市場監管局對白某組織策劃傳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非法財物1049萬元、罰款100萬元。
案例五
重慶某貿易有限公司利用網上商城組織策劃傳銷案
重慶某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6日。2018年12月到2019年8月期間,當事人通過在騰訊注冊認證的微信公眾號商城,以高額獎勵為誘餌,引誘他人充值并購買蟲草酵素、元寶楓籽油凝膠糖果、負離子發生液等產品成為會員,獲得推薦下線和在商城批發商品賺取差價的資格,并按照會員的消費金額和發展團隊業績。將會員等級設置為消費者、消費商、初級服務商、中級服務商、高級服務商、合伙人6個級別,在消費商級別以上設置直接發展會員每次消費金額4%的提成獎勵、在初級服務商級別以上設置2—5%不等的團隊計酬獎,以發展下線會員的人數和銷售業績為依據進行返利,形成金字塔式層級關系。
截止案發,當事人共發展除消費者級別以外會員ID共計181351個,涉及全國多個省市。會員之間因推薦與被推薦關系形成上下線的層級關系,層級最多的鏈條已經發展至99層。
2020年6月,永川區市場監管局對重慶某貿易有限公司組織策劃傳銷行為予以行政處罰:沒收非法財物2288.059087萬元,罰款180萬元。
案例六
重慶市永川區某健康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違規直銷案
重慶市永川區某健康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于2015年3月4日成立,系某直銷企業的授權服務中心,在店鋪內對某直銷企業的產品進行推廣、講解、宣傳,退換貨及“零售”模式銷售產品。2018年1月1日開始,當事人為了完成銷售業績,提高利潤,增加收入,在未取得直銷許可的情況下,通過發展業務員在當事人經營場所以外的區域,采取上門推銷、在家里擺展示柜、在親朋好友聚會時展示推銷等方式銷售某直銷企業的產品。2018年1月至今年7月9日,當事人以直銷模式銷售產品4549件(盒、瓶、支袋),銷售額共計100.0252萬元。
2018年9月,永川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未取得直銷經營許可從事直銷活動做出處罰,沒收違法銷售收入100.0252萬元,罰款15萬元。
案例七
重慶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利用“唐江國際商城”組織傳銷案
重慶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自2013年開始,開設“唐江國際商城”,利用商城發展會員。會員根據入門時購買產品的金額不同分為VIP會員、鉆級經銷商、區代理三個級別。成為上述會員后可以通過推薦他人加入獲得相應比例的推薦獎、市場獎等報酬,并可以通過他人建立大小市場獲取收益。
截至被查獲之日,當事人共計發展各級會員2250人,收取會員入門費3327.312844萬元,向各級會員支付各類獎金 732.5066萬元。會員中有200余人在唐江國際商城開設網店銷售自己的產品,網店銷售額273.913357萬元,當事人均按照網店銷售的1%提取管理費。
2015年6月,原九龍坡區工商局對重慶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組織傳銷行為予以行政處罰,沒收非法財物221.8200萬元,罰款90萬元。
市場監管部門提示:發現傳銷請撥打12315舉報
傳銷三大特征:
1、入門費。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頭。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并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3、團隊計酬。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傳銷三種模式:
1、拉人頭式傳銷。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2、騙取入門費傳銷。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團隊計酬傳銷。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當前傳銷發展趨勢:
1、由傳統聚集式傳銷向網絡傳銷、微信傳銷發展。
2、傳銷行為與虛假宣傳、非法集資等多種違法行為交織。
3、傳銷組織打著新經濟、新業態旗號,以合法掩蓋非法。
網絡傳銷特點:
1、虛擬性更強。
2、更具欺騙性。
3、隱蔽性強。
4、跨地域性傳播。
發現傳銷如何舉報:
一旦發現網絡傳銷活動,應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機關、公安機關舉報。市場監督管理機關舉報電話是12315,公安機關舉報電話是110。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