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源APP發展在校學生拉人頭賺錢,高校老師:希望有相關部門管管
近幾年來,諸多社交電商打著“自用省錢、分享賺錢”口號的分銷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不少人在朋友圈、微博、QQ群每天輪番發布宣傳廣告,貌似真成為了一種賺錢“副業”。
近期,中國消費者投訴平臺不斷收到關于蜜源的投訴,相關投訴核心信息均指向:蜜源涉嫌傳銷;發展在校學生來專職拉人頭,瘋狂收取人頭費。
一名浙江某高校教師在投訴中稱,最近發現有學生在使用一款名為“蜜源”APP達到走火入魔的地步。甚至還把他拉進群。群里每天發布的動態,基本上都是打雞血讓拉更多人進入,通過這樣來獲得收益。
已有不少學生沉迷其中不可自拔,都開始曠課去想著拉人頭賺錢,還有嚴重的表示要去廣州到總部去學習去找組織,去找他們的老大。
“我一直認為校園是一片凈土是學生們求學的樂園,如今卻成為了傳銷組織培訓拉人頭,肆無忌憚發展下線的地方。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做出查處,嚴懲傳銷組織。”該名教師在投訴中這樣寫道。
事實上,網絡上也有關于蜜源的相關報道。8月3日,中國經營網刊發了一篇《蜜源神秘股東打造的CPS帝國:同時控股蜜源、花生日記、好省》的報道。從企查查所顯示的公開數據來看,該蜜源神秘股東指向某郝姓人士。
眾多社交電商模式被指涉傳
搜索蜜源,不難發現大量宣傳網頁,除了“自用省錢,分享賺錢”這類常用的口號外,還有報道稱有“2000萬注冊用戶支持”“幫助用戶省錢1106億”之類的話。
宣傳廣告
事實上,這種“自用省、分享賺”的“社交+電商”的營銷手段早已遍地開花,蜜源僅僅是其中之一,還有類似好省、粉象生活等。
這類社交電商APP與蜜源社交模式上非常相似,都是宣傳免費加入,但是想要升級就需要拉人頭,根據推薦人數的多少獲得不同等級的傭金以及福利。
其主要收入來源有兩個:
一是來自于發展會員的會員費提成,俗稱“拉人頭”:
二是來自于團隊成員的日常消費所獲取的傭金,但也是基于你的人頭拉得好,才有那么大的團隊基數;而傭金計算方式,則是打了法律的擦邊球,也就是無限代差額獎的團隊計傭模式。
社交電商應遵循商業底線
社交電商,本質是一場通過社交分享完成的電商交易。可以說,社交電商是一個非常有潛力,并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的市場。但是,社交電商卻始終未擺脫傳銷的陰影。社交電商從誕生之日起,其模式是否涉傳就一直被爭議。
不可否認,這其中或許有假扮的偽社交電商平臺出現,他們打著社交電商的名號,實際上干的卻是傳銷的戲碼。
社交電商以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業態誕生,已經被業內逐漸認可,但其發展還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撐和規范。
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被“躺著賺錢”的口號所誘惑,要理智辨別隱藏在背后的傳銷陷阱,對于以發展會員、購買產品、發展下線,并以下線所交納的資金或銷售額作為報酬提成依據的,應謹慎選擇,防止落入傳銷的“坑”。
什么是傳銷?
2005年頒布實施的“兩條例”
依據《禁止傳銷條例》,下列行為,屬于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有上述行為之一的,均屬于傳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