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日記、云集受邀參加社交電商研討會,涉傳等行業弊病或將有新規范
7月14日,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社交電商分會在杭州主辦社交電商行業專家研討會,杭州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行業法務專家等出席會議,花生日記、云集等社交電商核心企業的代表受邀參與座談。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起草的《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自律公約》得到了與會代表一致認同,并分別簽約通過。
據悉,本次研討會以進一步發揮社交電商在創業、就業,帶動消費中的積極作用,優化創業營商環境,推動社交電商經營規范團體標準盡快出臺為主題。對社交電商經營規范中界定的術語和定義范圍、服務體系、社交電商經營者服務要求、基礎保障服務要求、管理機制、交易過程服務要求、客戶關系服務要求等目前經營實踐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近年來社交電商開始蓬勃發展,根據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度中國社交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為20605.5億元,較2018年12000億元,同比增長71.71%。
并且,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用戶規模為7.13億人,對比2018年的6.08億人,同比增長17.26%。足以證明社交電商也慢慢被接受。
但阻礙社交電商發展最大的弊病就是涉嫌“傳銷”、“拉人頭”,這也導致想要加入社交電商的消費者被勸退。
畢竟,這樣的新聞常常被曝出來,就連阿里巴巴旗下淘小鋪前段時間都被曝出涉嫌傳銷。
今年4月16日,山東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其在淘小鋪的銷售模式和傭金模式涉嫌傳銷。經調查發現,淘小鋪的首席戰略合作運營商廣州三帥六將通過“淘小鋪”App會員管理系統在濱城區組織人員、發展人員、計酬返利等一系列制度設計,組織策劃傳銷活動,違反了《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
6月10日,湖南省漢壽縣人民法院對外披露的一起非訴保全行政裁定書顯示,漢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杭州迅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杭州酷梨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云庭網絡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涉嫌傳銷,為防止上述公司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予以凍結資金。而企查查數據顯示,杭州迅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斑馬會員”電商平臺的主體公司。
實際上,斑馬會員涉嫌傳銷的質疑一直以來就從未中斷過,不少媒體報道稱其依靠“拉人頭、多級獲利”等方式獲客的模式被指涉嫌傳銷,還曾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兩度被曝涉嫌傳銷。
并且,早在2017年斑馬會員的“前身”環球捕手就曾因其三級分銷模式涉嫌傳銷被微信官方封號,“環球捕手”也因涉嫌傳銷多次被媒體報道。
就是因為這些事件被曝得太多,讓社交電商在消費者心中變了味。像這些頭部社交電商平臺都有“黑歷史”,何況是一些新冒出來的平臺呢?更加沒有保障。
由于不同地區的監管部門對于社交電商是否涉傳的理解還是存在著認識上的差異,因此都是靠社交電商平臺自己自覺守住紅線。
如今,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起草的《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自律公約》得到了與會代表一致認同,也能使社交電商在今后的發展中有一定的約束,良莠不齊的情況也會相應減少。
國家放開社交電商的商業模式,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只有在合法合規的情形下發展,才能避免一只老鼠壞了一鍋湯的悲劇,社交電商才有光明的前景。
- 花生日記,云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