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疫情,社會高度關注的每年一度的“3.15”晚會在2020年7月16日終于來襲。
因為區塊鏈、虛擬貨幣處于金融前沿,而且具有很強的炒作屬性。近年來,假借“區塊鏈”“虛擬貨幣”名義侵犯投資者金融權益的時間時有發生。
今天,我們就扒一扒幣圈亂象。
2020年6月,中央媒體央廣網財經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此前承諾退出中國市場的幣安,仍然在為大陸地區用戶提供數字貨幣交易服務,違反2017年9月4日中央七部委的規定,涉嫌非法經營。央廣網分析幣安官方微博置頂的幣安官網流量后發現:來自于中國IP的訪問量占比高達79.25%,主要的流量來源均為大陸用戶。幣安方面此前曾宣布不再為中國大陸地區用戶提供服務,央廣網調查發現,在完成相關認證后,大陸地區用戶仍可在幣安平臺上開展交易,在幣安進行簡單注冊后,在法幣交易一欄下可以選擇交易USDT、BTC等種類,其支持第三方支付工具和銀行卡支付。而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的“九四文件”明確規定,任何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再次發布《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中曾明確提到一些不法分子正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存在重大風險。與紙幣相比,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在技術上有何先進性?“支付快捷方便。”“不會遇到假幣?!痹S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一條與之相關的最新新聞,發生在7月5日。當天,DeFi數據平臺DeFiprime在Twitter上,曝光了十余個與DeFi相關的“假幣”。例如,在DeFi行業,dYdX、Uniswap等知名項目并未發幣,但卻有騙子假借這些項目的名義,發行了所謂的dYdX幣、Uniswap幣,誘導不知情者購買。第二種,是與知名幣種同名的幣。它們非常具有迷惑性,很容易瞞天過海,騙過玩家。上個月,DeFi項目Balancer就在Twitter上發文警告稱,Uniswap上出現了假冒的Balancer代幣BAL。而當時,真幣BAL還尚未發行。以往最普遍的殺豬盤形式搞一些所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概念,再然后是開線下大會,找圈內大佬站臺,最后進場以后再一舉收割。上半年或許是由于疫情原因,殺豬盤更多以線上形式出現。很典型的一種是,購買婚戀網站的實名用戶信息打感情牌。該類型殺豬盤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犯罪,在各種婚戀網站上購買他人的實名信息,偽裝自己的身份,以談戀愛的名義引導異性進入數字貨幣交易APP,最后對受害者進行感情和金錢上的雙重傷害,當前大多受害者大多為大齡女性,這些APP大部分是自己開發的測試版,騙到錢后便馬上消失,當前主要曝光的平臺有ABS Group、IMF、Morgan Stanley等。這些通過傳統方式和幣圈投資形勢的結合形成新的殺豬方式,周邊的人推薦、網戀詐騙以及電話詐騙等我們以往都見過這種類型的詐騙方式,但加上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名義后確實會有一部分人中招,還是需要謹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