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程:治理假貨社交電商也要納入一體化監管
“治理電商平臺假貨問題,要將社交電商平臺等全部納入一體化監管。”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在電商平臺假貨治理問題上提出了建議。
有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疫情期間,70%的假劣口罩通過社交電商平臺售賣,不少假貨流向“水位低”的平臺形成洼地效應,嚴重危害群眾的生命安全。
對此,高子程表示,當下監管力度不夠大,應由國家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實現跨部門、跨地域聯合執法,加強對電商平臺的打假執法和整治力度,建立全網絡平臺的一體化監管機制。
違法成本低也是電商平臺假貨泛濫原因之一。高子程建議,要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加大對售假者聯合信用懲戒力度,盡快建立電商交易及有關服務的信用檔案,向社會公開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并根據信用檔案記錄情況分類監管,提高違法成本,加強企業自律。
對流量巨大的電商平臺來說,高子程認為要進行引導鼓勵,“平臺可以通過大數據模型、權利人舉報、消費者投訴等方式主動加強打假力度”。
高子程還提到,當下消費者群體中還出現“看價不看質”的現象,“對此,我們應通過典型案例,警示引導消費者樹立識別意識,提升識別能力,助力監督氛圍,引導理性消費。同時,消費者也應當培養識假防假的意識,遭遇侵權要積極維權。”高子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