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寶:100句漂亮話,不如一句好好說話
“寶哥相對論”每期的文章選題,都是在聊天中誕生的。我會聊聊去過的地方、見過的人、做過的事情、思考過的問題,還有當前的熱點等等。但是前不久的一次聊天,不知不覺就聊到了“說話”本身。
你是怎么說話的
幾年前《甄嬛傳》熱播的時候,捧紅了一種“甄嬛體”,古色古香,頗有古詩詞的韻味,引得網友們紛紛效仿。吃飯、喝茶、出門、購物,甚至睡個懶覺,都要模仿劇中人說話的語氣。
一開始,這是一次很成功的傳播推廣,在電視劇熱播的同時,通過互動推高了觀眾看劇的熱情。但真正讓它成為一次影響深遠的傳播事件的,是橫空出世的三個字:
說人話!
舉個例子:
“方才看到一道數學題,出法極是詭異,私心想著若是這題讓你來做,定可增加公式熟練度,對你的數學必是極好的。”
“說人話!”
“我這道題不會做......”
看到這樣的例子,我們一般也會回應三個字:哈哈哈!
好好說話是一門學問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他們表達同一個意思的方式千差萬別。和朋友聊天,有人善于引經據典,有人愛講生動的故事,有人喜歡簡單直接,還有人專業而嚴謹,不管哪一種,我都會覺得有意思。
但如果是和用戶溝通,讓用戶“聽得懂”,比顯示“我很專業”更重要。7個字概括:
簡單易懂好復制
這7個字是老生常談,但做起來并不容易。表面上看,你只需要改變說話的方式。同樣一個意思,用生硬的專業術語來講,和用直白的生活化語言來說,用戶的感受會完全不同。
對!
但進一步去想,你會發現需要改變的是思考方式。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在說“以用戶為中心”。這就是一種思考方式的改變:與其滔滔不絕地說“我是誰、我想做什么”,不如告訴用戶“我能為你解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