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慈中醫院”被立案調查 北京“同仁堂”表示整改
前往北京市昌平區的北京同仁堂南城天匯旅游藥店的外國游客絡繹不絕(5月14日攝)。許多外國游客到北京旅游時喜歡“看中醫”,如參觀問診老字號“北京同仁堂”。然而,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追蹤采訪發現,位于北京昌平的一家同仁堂旅游藥店,采用欺騙手段將來源不明的中藥標高價賣給外國游客,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而且損害了首都的形象。新華社記者毛偉豪攝
新華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張淼淼、毛偉豪)新華社“新華視點”6月8日播發《移花接木騙“老外”——北京同仁堂“假冒偽劣”問題的調查》一稿,引起北京市領導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同仁堂集團專門致函新華社,表示向社會致歉將嚴肅整改。目前,問題藥店被停業整頓,“漢慈中醫院”被立案調查,北京市展開為期半年的“一日游”專項治理整頓工作。
“新華視點”報道發出后,北京市主要領導作出批示,要求北京市相關部門“徹查問題”。9日下午,北京市旅游委、市公安局、市藥監局、市發展改革委以及昌平區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對“北京同仁堂南城天匯旅游藥店”及其“店中店”——“漢慈中醫院”進行聯合執法檢查。
北京同仁堂集團11日致函新華社稱,集團公司召開專題會議做出三點決定:一是要求北京同仁堂南城天匯旅游藥店立即停業整頓并全力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的調查;二是責成該藥店的上級管理單位,北京同仁堂連鎖藥店有限公司立即就該事件進行認真調查,盡快將調查結果如實報告;三是立即部署全系統內涉及旅游業務的零售藥店開展全面自查,堅決杜絕同類事件的發生。
同仁堂南城天匯旅游藥店內,醫生在給外國游客把脈(視頻截圖)。
同仁堂集團在致函中坦承:經查,北京同仁堂南城天匯旅游藥店成立于1994年9月,2004年7月成為同仁堂的加盟店。由于該藥店在管理上存在漏洞,經營區域與處于同一建筑內的北京漢慈中醫院沒有明確區分標志,且違規為漢慈中醫院銷售的商品開具發票,被利用成為“黑一日游”欺騙外國游客工具,對消費者造成了傷害,給同仁堂的品牌和社會形象帶來了極其嚴重的不良影響。為此,同仁堂集團特向相關消費者、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真誠地道歉。
記者隨北京市七部門聯合執法檢查組赴“北京同仁堂南城天匯旅游藥店”時看到,該藥店已處于停業狀態。漢慈中醫院法人高紅義承認,賣給外國游客的兩盒“壯骨通痹丸”屬于漢慈中醫院院內制劑,用“同仁堂”的發票賣出去,等于醫院制劑在藥店出售,屬于違法行為。
漢慈中醫院行政部門經理張敏表示,漢慈中醫院和昌平“同仁堂”同用一批員工,“所以,誤開了發票,誤蓋了章。”
至于兩盒“壯骨通痹丸”賣到1720元的天價,高紅義對此的解釋是,這個藥方是獨家生產的,發改委對于制劑價格沒有明文規定,“這個藥成本很高”。
針對上述情況,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11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已對漢慈中醫院立案調查。北京市旅游委表示,已對涉案旅行社立案,將根據其違規行為給予嚴格處罰;同時將對旅游商店、藥店、醫療咨詢點坑騙游客,特別是商務散客和外國游客的惡劣行為進行治理,開展為期半年的“一日游”專項治理整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