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練就火眼金睛,輕松看穿非法集資8個手法
熱直銷網快訊:如今,龐氏騙局眾多,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隨著非法集資方式的變化多樣和宣傳的不惜血本,許多涉案人空手套白狼,就騙得上千萬乃至數十億金額,實在令人震驚。那么主要有哪些非法集資的手法呢?
1、通過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莊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不法分子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并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群眾資金后攜款逃匿。
2、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3、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者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4、以"養老"的旗號非法集資,其中有兩個突出的形式:一是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二是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群眾投入資金。
5、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或者地下錢莊、傳銷等進行非法集資。
6、以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紀念幣、紀念鈔、郵票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后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
7、假借P2P平臺的名義非法集資。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網絡借貸平臺,以高利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8、收取教育儲備金。此前各地民辦學校大量采取教育儲備金的教育收費方式,即要求學生一次性繳納一筆大額資金(10~30萬),承諾學生在校期間毋須再交納其它費用,并且在學生離校時可原數返還所繳"教育儲備金"。而其實民辦學校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公示即向學生家長收取教育儲備金的,應認定為非法集資。
當前非法集資犯罪手法層出不窮,投資者還是需要不斷增強風險意識,謹慎選擇投資渠道,高度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 非法集資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