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亞蘭茲評論:雅芳堪比竇娥冤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亞蘭茲(BRETT ARENDS)撰文對雅芳遭到重罰一事進行深度剖析,認為美國的《海外反腐敗法》,美國的商業和貿易體系,以及美國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度都存在重大問題。
以下即亞蘭茲的評論文章全文:
讓美國企業在海外做生意變得更難,這真的是美國政府的份內之事嗎?
同樣,當警察去監管別國的政府,這真的是美國政府的份內之事嗎?
本月早些時候,紐約的雅芳(AVP)不得不為山姆大叔開出1億3500萬美元的支票,就一樁違犯《海外反腐敗法》的指控達成和解。
那么,雅芳的罪名到底是什么?十年前,為了進入巨大的中國市場,雅芳的員工和顧問向中國的官員們送了一些禮物,希望以此作為潤滑劑。
證監會[微博]表示,這些禮物包括飛機票,“路易威登[微博]產品、古馳[微博]手袋、蒂芙尼鋼筆”,以及中國網球公開賽的球票等等。
天哪!人類已經墮落到如此程度了嗎?聽聽吧:他們送中國官員蒂芙尼鋼筆……
這些事情都發生在距離美國千里之外,而且是為了獲得巨大的合約,能夠為美國人帶來為數可觀的就業機會和收入的合約——證監會和司法部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其他工作可做,只剩下監管這些了,這倒是件好事。
總之,證監會最后發現,所有這些禮品——顯然還包括一些現金——全部加起來,總價值達到800萬美元。天文數字啊!
為了免于民事和刑事訴訟,雅芳支付了總計1億3500萬美元。其中包括因為在中國的業務獲得了突破,得到的5300萬美元的好處。
非常遺憾,但是我還是不得不說,這簡直是一場鬧劇。這樣的控告原本也不該發生。如果不從法律,而是從道德的角度來說,雅芳其實根本沒有犯任何的錯誤。哪怕雅芳真的做錯了什么,受害的也是中國,而不是美國。
當然,我也絕對不是在指責證監會或者司法部,他們只是在盡自己的本分,在貫徹法律。問題是在于一團糟的法律本身,在于《海外反腐敗法》。
這一法案是1977年通過的,和當時高漲的反企業風潮息息相關。當時,一系列美國企業和其高管賄賂外國官員的事情被曝光后,民意嘩然。和美國政治當中經常發生的很多其他事情一樣,最終的立法過火了,我們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從做什么都行變成了做什么都不行。
中國的情況人所共知,不須多言。那里的勞動和環境法規簡直就是笑話。這兩年,蘋果(AAPL)的iPhone到底是如何生產出來的,我們也都清楚了——工廠里的工人們待遇之差,已經到了自殺頻發的地步。
可是,對于那些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企業,我們沒有任何制裁。相反,美國政府有效地鼓勵美國企業放棄本土的運作,轉向中國的血汗工廠,在那里,他們不必為員工提供各種醫保、假期和其他福利,而且還可以隨便將各種有毒廢物排入河流。在我們的關稅和“自由”貿易系統當中,如果有企業拒絕追隨這股潮流,他們最終必然發現,自己在競爭中嚴重落后,會被對手徹底淘汰。
對于這一切,美國法律從來沒有說過一個“不”字,但是為了獲得合同送些蒂芙尼鋼筆和古馳包就不可以了——要知道,前者才是千真萬確地對人類犯罪啊。
與此同時,流往華盛頓的企業禮物和現金,其實規模就小嗎?恰恰相反。
根據非營利機構政治反應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的數據,今年眾議院和參議院的中期選舉,就花掉了大約37億美元。
在外國人看來,我們政治系統的花錢能力著實是既令人震驚又令人恐懼。
雅芳可以成立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花錢去馴服議員,讓他們在國會山為自己的利益奔走。雅芳可以創造出幾十上百個游說崗位,年報酬30萬美元,來報答那些曾經幫過自己忙的議員的助手們。他們甚至可以成立一個所謂的“獨立委員會”,來充當政治打手的角色,提供資金去制作攻擊不為他們做事的議員的廣告。
在美國法律之下,所有這一切都毫無問題。
可是,請中國官員看一場網球賽呢?居然有人就報警了!
雅芳是一家正處于危機當中的美國企業。他們的股價直線下跌已經頗有幾年了。他們正試圖進入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直銷化妝品市場。他們的成敗關系到眾多美國人的就業機會、收入,關系到眾多美國股東的利益。在許多國家,要做生意確實是需要一點潤滑劑的。這就那么罪大惡極嗎?
為什么我們一心就認定中國也好,其他外國也罷,都沒有能力解決自己的貪腐問題,非得山姆大叔幫忙才行呢?更不必說,人家歡迎不歡迎你幫忙還不知道呢。如果中國不介意自己的官員收禮,我們在這里瞎起勁什么呢?
為什么我們一心就認定自己本國的企業行為標準和規則是百分百正確的?在歐洲和亞洲許多國家,送禮物都被認為是生意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體面的一部分。說起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度,記得我的一位倫敦朋友曾經說過:“美國人就像塔利班。”
真是荒謬透頂的一場鬧劇。
- 雅芳,亞蘭茲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