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孫鴻志:直企規范發展關鍵在于守法經營
國家工商總局孫鴻志副局長近日在吉林召開的直銷監管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直銷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是直銷行業的基本行為準則,也是直銷企業開展一切經營活動的基本遵循。這為直銷企業如何規范發展指明了方向。
《直銷管理條例》是我國為規范直銷市場發展于2005年頒布實施的。正是這部《條例》及與之相伴而生的《禁止傳銷條例》,徹底扭轉了直銷市場無序發展的局面,使直銷市場步入了規范化、法制化的發展軌道。目前活躍在直銷市場的40余家直銷企業,無不是這兩個《條例》的直接受益者。兩個《條例》打開了直銷市場的發展之門,助推直銷行業沿著規范有序健康的發展道路穩健前行。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近年來,直銷企業在遵守直銷管理法律法規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問題經群眾舉報和媒體曝光后,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守法經營,規范發展,因此也成了社會和公眾對直銷企業最基本的要求。
守法經營,首先必須學法知法。
《直銷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已10年了,但有的直銷企業對《條例》的理解,仍停留在申請直銷經營許可證必須具備哪些資格等內容上;拿到直銷經營許可證后,急于開拓市場的多,靜下心來仔細學習和掌握直銷相關法律法規的少。如有的直銷企業規定要成為本企業直銷員,必須先購買一定的產品或資料等;或者先消費一定數量產品,成為公司的消費會員,在此基礎上,方可經過篩選成為直銷員。這些規定甚至被堂而皇之地對外宣傳。而《直銷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不得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類似這樣的違法違規行為,都應及時依法予以糾正。
守法經營,其次要做到學以致用。學習法律法規的目的,在于應用。如《直銷管理條例》規定“七類人”不得招募為直銷員,這一規定的初衷在于維護直銷員隊伍的純潔和直銷市場的穩定。理解了這一點,在實踐中認真加以落實,應該不是難題。事實上,不少企業在依法落實這一規定方面,都探索出了不少值得借鑒的經驗。如安利公司借助公安部有關機構的身份證信息查詢系統,對新加入人員身份進行核查。除了招募人員符合法規條例要求外,安利公司還要求申請者必須年滿22周歲;為防止法規禁止的7類人員加入,要求申請成為直銷員的人如實填報個人資料,并簽字承諾所提供信息真實有效;定期開展身份清查行動,一經發現隱瞞身份或借用他人身份證等違規手段加入直銷員隊伍的立即開除。無限極每年投入80萬元的資金持續與教育部的學信網合作,用于驗證全日制在校大學生身份,確保招募的每個直銷員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如此等等。
守法經營,第三要做到敬畏法律。法律無情亦有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律,也只有法律,是確保市場正常秩序、維護企業公平競爭的最有力武器。對守法經營的企業而言,法律是有情的;對藐視法律、知法犯法的不良企業而言,法律又是無情的。今年8月份,國家發改委對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8.3196億元;對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4.0344億元,合計罰款12.354億元。這些巨額罰單,對違法企業而言,不僅是經濟上的嚴懲,更是道義上的譴責。直銷行業因為是限制發展行業,先進入的企業比被擋在門外的企業,享受的發展時間更長一些;享有的市場空間更多一些;因此,承擔的法律責任自然也會增加一些,這也符合權責相等的法律精神。認為現行法律法規落后而肆意沖撞,這不但是不明智的,到頭來也會承擔更嚴重的后果。
如果把直銷市場看作是一條高速公路,《直銷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就是高速公路兩側的護欄和指示路標。離開護欄和指示路標,沒有哪輛車敢保證自己會安全駛抵目的地。離開《直銷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直銷企業也很難保證自己會穩健持續地發展下去。
- 工商總局,孫鴻志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