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寶哥相對論:人生路上,哪些建議最靠譜?
寫這期寶哥相對論的時間正好是8月18日,很多三生人對這個日子印象深刻,2006年的這一天,三生成為全國第六家、浙江省第一家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的企業。當時三生公司才成立2年,在業界還寂寂無名。我記得那天消息公布后,互聯網上的評論相當熱鬧:有人說名不見經傳的三生成為了業界黑馬;有人說就算拿到了牌照,前景也依然不被看好;有人說這么多大公司都在觀望,三生貿然爭先實為不智……
我們不說話,努力成長著。
今年是三生十周年。站在現在追溯過往,很多人會說三生在發展的每一個關鍵點上都做對了選擇。同樣,站在此刻看未來,也依然有人會說,三生欠缺持續發展的動力。
我們不說話,依然努力成長著。
其實,在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都有無數的“有人說”,就如同我們小時候都有一個難以超越的對手——別人家的孩子。我想很多小伙伴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讀書的時候,有人說文科好,有人說理科好,有人說國際經貿專業有前途,有人說法學前景看好,當然也會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讀書這么用功,你這樣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掃馬路。創業的時候,有人說這個行業不好做那個行業發展不起來,有人說你現在還不到創業的時候,應該好好學習再沉淀幾年,還有人說創什么業,考公務員最穩妥。
別人的聲音,有些是隨意的,有些是惡意的,但更多是善意的。他們憑借自己的經驗、閱歷、喜好和知識,給你做出這樣或那樣的建議。可是,不管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給你建議,不管你最后是否接受了這些建議,結果的承擔者一定是你自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所以,面對各種有人說的時候,我往往會點頭微笑,對自己認同的內容仔細傾聽,不認同的內容也不做過多辯解。然后,靜下心來聽聽自己夢想的聲音,朝著目標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夢想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做行動的巨人。
同樣是在2006年,曾經給孩子買過一本很有意思的插畫書《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書的封底寫著這樣一段話:洋蔥、蘿卜和西紅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這種東西。它們認為那是一種空想。南瓜不說話,默默地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