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直銷業現“奇觀” 直銷業績與直銷員數量成反比
臺灣傳銷事業愈來愈不好做,從事傳銷的人口正急遽減少。〝公平交易委員會〞最新統計,去年臺灣傳銷從業人員共211.9萬人,較前年308.9萬人,大減97萬人,減幅超過3成。
去年臺灣傳銷產業總營業額首度超過700億元,達716.7億元(約合人民幣148.82億元),不過從業人口卻大幅減少,這是繼2011年之后,傳銷人口減幅最大的一年,且2011年主要是因為〝公平會〞改變計算傳銷人員的方式,才造成當年數據大幅減少。
〝公平會〞6月3日表示,傳銷人員大幅減少有多種可能性,可能是過去調查過程重復計算人數,例如同一個人同時去多家傳銷公司,卻被重復計算,因此造成調查數據失真。
傳銷產業總營收增加、人口減少,傳銷業者認為與近年臺灣傳銷產業急遽調整有關。直銷協會秘書長范運璇指出,這一、兩年,臺灣傳銷產業出現〝M型化〞趨勢,大者恒大、小者淘汰,所以大規模的傳銷公司賺了更多錢,推升總營收;小規模的、體質差的傳銷公司多數已退出市場,造成從業人口流失。
〝公平會〞此次調查臺灣傳銷公司總數352家,年營業額10億元(約合人民幣2.08億元)以上者有12家,占整體產業營業家數3.41%,但營業總額476.06億元(約合人民幣98.85億元),占全體年營業總額的66.42%;若加入營業額1億元(約合人民幣0.21億元)以上、未達10億元(約合人民幣2.08億元)的58家公司,營業額191.99億元(約合人民幣39.87億元),占全體年營業額26.79%。等于70家公司的營業額占整體營業額高達93.21%,遠大于其余282家公司的營收占比。
范運璇表示,這說明臺灣傳銷產業走向以大公司為主的市場,尤其去年起臺灣〝多層次傳銷管理法〞修法,今年三讀通過,法規傾向保護消費者端,法規對傳銷產品的退換貨標準要求更嚴格,原本傳銷交易契約的灰色地帶大為減少,造成過去俗稱〝老鼠會〞,或是以哄騙式讓消費者上鉤的劣質傳銷商大幅減少,而這類的傳銷人員也已退出市場。
- 直銷,臺灣直銷,業績,直銷員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