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巨頭紛紛轉戰直銷 2014年直銷企業有望超過50家
熱直銷網快訊:截止2014年1月,康美和理想科技順利拿牌,獲牌直銷企業達到43家。有專家預測,2014年拿牌企業有望超過50家。
直銷立法后,直銷牌照頒發情況一覽表
2005年《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頒布實施之后,直銷牌照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多家以直銷經營的企業曾面臨“一牌難求”的尷尬境地,例如月朗幾經輾轉通過收購富迪母公司而曲線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而隨著牌照逐漸開放,獲牌企業逐漸增多,牌照的光環急速減弱,有媒體甚至稱,直銷牌照將迎來“批發時代”。
記者認為,雖然直銷監管部門對直銷不再“畏之如虎“,擺脫有色眼鏡平等對待,但是”批發時代“應該尚不可能,目前拿牌企業還是游走在法律邊緣。不過直銷行業國家認可的企業越來越多,這是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
1、大健康產業迎來新發展
據相關部門測算,到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李克強總理曾在會議上提出了開放社會資本投資、發展健康服務業的四大舉措……
中國大健康產業聯盟秘書長于小冬指出:根據世界各國的發展規律看,人均GDP進入3000美元以后,營養、健康這些需求會有一個跳躍性的發展,隨之要有一個營養健康的產業來配套,提供讓人們健康的手段,我國人均GDP、市場需求、產業的供應能力都表明需要發展健康產業。(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計算,2012年,中國人均GDP是6093美元)
政府政策的支持、市場的強大需求,無不預示著中國即將迎來大健康產業浪潮,而這將讓更多有實力的企業競相加入到大健康產業領域,例如醫療、保健、健康體驗等等。直銷,更是以一種先進的商業模式被眾企業青睞。
2、傳統巨頭紛紛轉戰直銷
除了正以直銷運營的企業在積極申牌外,例如金蘆薈、科創中衡、華萊生物等之外,陸續有實力雄厚的傳統企業、國企欲進軍健康產業,據記者調研發現:霸王集團、光明乳業、廣藥集團、遠東集團等都在籌備直銷相關事宜。
對于這些傳統巨頭來說,擁有豐裕的公關關系、良好的商業信譽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獲得直銷牌照并不是很難的問題,獲牌的機率比欲進入中國的外資更大。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第七條,申請成為直銷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投資者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外國投資者還應當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的經驗;2.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8000萬元;3.依照本條例規定在指定銀行足額繳納了保證金;4.依照規定建立了信息報備和披露制度。
相對而言,這些傳統巨頭,無論是產品、品牌、管理等,比直企有著更多的優勢,欠缺的只是直銷人才和直銷思維。不過也正是因為他們不懂直銷,傳統巨頭要進入直銷領域,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輕松。
3、直銷人才爭奪戰將上演
拿牌企業的增多,尤其是沒有直銷經驗的傳統企業加入,將讓直銷本來就匱乏的人才更是雪上加霜,出現“一將難求”的局面。
目前各企業都擬招募多方面人才:操盤手、市場總監、分公司經理、培訓人才、市場精英等等,特別是懂直銷、善運營有團隊的職業經理人,企業更是開出非常高的價碼。另外,許多業績增長不明顯或者沒有達到預期的企業,欲進一步擴大規模實力的企業,也在持續募集人才。例如康美、九極等等,對人才的迫切感更加強烈。
記者認為,2014年直銷行業將上演人才爭奪戰,安利、天獅、完美、無限極等這些成熟的企業將是挖角的主要對象。
4、專業人士紛涌直銷淘金
企業的日常發展人才需要、新興企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企業跨界經營專業人才需求,直銷企業不僅需要直銷人才、醫療專業人才,也需要其他專業人才,例如財務會計、管理經營、品牌策劃、法律人才等,而隨著社會對直銷的觀感改變,將有一大批有一技之長和穩定工作的專業工作者加入到直銷行業中。
其中臺灣方面人士紛涌直銷現象明顯。固然因為臺灣直銷歷史更早,接觸較早;另外就是臺灣人士對直銷的觀感比大陸人士要高,再加上08年臺灣金融海嘯的影響,這也是他們紛紛淘金中國直銷的主要原因。
記者認為,隨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將有更多人才涌入到直銷行業中,助力直銷進一步發展,直銷已開始逐漸被社會所尊重認同。
(本文來源:直銷道道網輿情監控室 原標題:特別觀察:2014年直銷企業有望超過50家)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