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涉傳銷股價遭腰斬 盤中四次停牌
如新(NUS)在華涉嫌傳銷正面臨中國工商機關的調查,如新股票在華爾街遭到拋售,兩日跌幅近40%,周四暴跌26.41%盤中最大跌幅超40%,因股價波動劇烈盤中四次停牌。
人民日報15日刊文指出如新公司存在宣傳虛假信息,故意混淆媒體廣告和新聞報道區別為其“貼金”,以及組織大型聚會涉嫌“洗腦”等問題。當日,如新(NUS)暴跌15.56%。
--------------
人民日報再揭露如新:金字塔式傳銷在美屢遭處罰
“如新”在美國屢遭處罰(熱點解讀·調查)
斯坦福大學公開與之決裂
在美國曾被六州司法機關調查,多次被處以罰款;擅自使用研究人員姓名,被知名大學斷絕聯系。本報和人民網(行情 股吧 買賣點)駐美國記者調查發現,如新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著違規操作、違法經營的問題。
16日,國家工商總局、商務部作出回應,將對“如新”展開調查,核實信息。歡迎讀者關注本版微信公共賬號“視點新聞”(請掃描右側二維碼),提供相關線索,我們將集中轉呈調查人員。
15、16日,本報連續刊發報道《看“如新”怎樣編織謊言》《看“如新”怎樣攻陷人心》,揭露如新公司虛假宣傳、涉嫌傳銷及利用大型集會“洗腦”,引發關注。 記者通過多方調查,發現不僅在國內,如新在海外也曾因傳銷屢遭處罰。
司法指控:
因虛假宣傳,夸大利潤和金字塔式傳銷多次受罰
記者調查發現,如新公司自從1984年創建于美國猶他州之后,對于其經營模式的質疑和調查就沒有間斷過。據了解,在美國,運用金字塔式的多層發展經銷員模式是違法的,美國各地司法機關不斷對如新公司提出指控。
1991年,美國有6個州的司法機關對如新公司展開調查,內容包括其對產品進行虛假宣傳、夸大銷售利潤以及多層發展經銷員。1992年初,如新公司賠錢平息了5個州的指控,包括向經銷人員退還90%貨款、改正宣傳方式等。但康涅狄格州總檢察長不愿意就此了結,他對如新公司誤導經銷人員、進行違法傳銷的做法提起公訴。這位總檢察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金字塔層級形式吸收會員,將盈利主要建立在收取會費、抽成,而不是銷售產品上的經營手法,就是違法傳銷?!边@種模式需要不斷吸收會員以支持在金字塔頂部的高級成員,直到整個系統最終分崩離析。在康州,加入“如新”每月平均只能賺到38美元,而如新卻宣稱,成員加入后就可以“經濟獨立”。
為平息指控,如新公司不得不承諾:以九折價格無限期回購產品;必須如實告知成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通過銷售產品獲得收入;嚴禁基于發展下線的獎勵制度;新成員可以在30天內退出并獲得全部退款等。
1997年,賓夕法尼亞州總檢察長指控如新公司通過一家名為QIQ的分支機構開展傳銷。最后,如新公司不得不關閉了QIQ,但將會員轉到了另一家名為分支公司,業務實際上如出一轍。這家公司的人員結構是傳銷機構中典型的金字塔形,從上到下依次為鉆石、祖母綠、紅寶石、青金石、黃金及普通會員共6級。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一直對如新公司以傳銷手段進行銷售展開調查。1994年經FTC調查,如新公司夸大產品功效和經銷商利潤,如新公司宣傳資料說,銷售人員年收入“超過6萬美元”,很多人可以獲得超過16萬美元的年收入。但實際上,70%的銷售人員只獲得300美元年收益。最后,如新公司承諾如實宣傳銷售人員實際收入,并支付了123萬美元罰款。1997年,FTC指控如新公司對其減肥、促進肌肉生長等產品進行不實宣傳,如新再次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交付150萬美元罰款。
高校決裂:
研究并無進展,禁止如新盜用名號
記者查實,2012年8月,斯坦福大學發出一封禁止函,要求如新公司停止在宣傳材料(行情專區)中使用其研究人員姓名,因為該研究人員與如新公司沒有任何關系。
在如新公司ageLOC產品線的宣傳中,斯坦福大學科學家斯圖爾特·金被列為合作伙伴,并稱ageLOC是與斯坦福大學共同研發的產品。如新公司宣稱該產品可以通過“基因重設”技術延緩人類衰老,該產品占銷售總額的四成。這名科學家表示,確實曾與如新開展過合作,但由于研究沒有進展,雙方合作關系已經在2011年終止。
虛構光環:
暢銷書、院士頭銜均不實
記者調查發現,為了向公眾推銷發財夢,如新公司精心編織了很多光環,但經不起仔細考證。
如新在其中文網站提到“首席科研執行長暨產品開發執行副總裁”曾潤海,說他的著述《衰老迷思》“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并且強調出版后第一周就榮登榜單。
記者調查發現,在紐約時報2011年7月10日那一周的銷售排行榜上,這本書確實排第二位,但一周后便不見蹤影。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真正的暢銷書,會在榜單上停留幾周甚至幾十周。像《衰老迷思》這樣曇花一現的,要么是讀者很快發現不值得購買,要么是背后有人做了手腳。
在中文網上搜索曾潤海的名字,可以看到他在中國各地演講的信息,他的名字前總被加上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頭銜。而在如新公司發布的英文材料中,他的頭銜又變成了“紐約科學院院士”。
但熟悉美國院士制度的專業人士指出,美國科學院的院士是選出來的,代表學術成就,記者在美國科學院網站上查詢院士名單,并沒有曾潤海的名字。而紐約科學院的所謂院士,準確講應該是叫會員,是面向公眾的收費行為:任何人只要每年交108美元的會費,就可以成為會員?!叭绻粋€科學家宣稱自己是紐約科學院的院士,不是神經病就是個大騙子?!?/p>
記者聯系到如新公司的一名前成員卡爾。卡爾自稱是如新公司的創始成員,在如新工作了9年。
卡爾表示,他離開的原因是發現“少數掌握公司的人自己獲得利益,而其他人什么都得不到。”卡爾對記者表示,“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可能會賺回幾百美元”。
棄車保帥:
把責任推給銷售人員,稱將配合調查,予以處罰
15日,如新公司通過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今天發表于《人民日報》的文章包含了不準確和夸大的信息”,但并未明確哪些內容不準確和夸大。 美國東部時間1月15日下午,記者向如新公司的美國總部發去采訪郵件,如新公司發言人卡拉(Kara Schneck)回復郵件說:“我不確定公司負責人能否接受采訪,因為他們中有人在國外出差。請把具體問題發過來,我們將盡力在郵件中回答?!庇浾唠S后發去采訪提綱,但到截稿時沒有得到回復。 聲明中,如新表示,“我們將公開地與監管層溝通,來處理由這篇文章引起的疑問”,“我們對旗下銷售團隊進行積極教育,以便使他們遵守一切監管規定及公司政策和程序,任何違反地方法律或公司政策的銷售團隊成員都將受到處罰”。
對于如新想把責任推給一線團隊的做法,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岳運生告訴記者,對于一個公司來講,可能存在多種經營模式,如設立分公司,甚至借助更低層次的經營團隊等。但他表示,由于分公司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因此分公司的所有經營后果和法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而對于經營團隊來說,只要其歸屬于總公司或總公司下屬的分公司,且以總公司或者分公司的名義拓展業務,那么這個經營團隊的經營后果和法律責任都應由總公司承擔。
專家表示,只要經營主體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那么它的經營行為均屬于職務行為,都該由總公司來承擔責任。
【人民日報前兩日刊文】
2014年1月15日:人民日報揭跨國公司如新謊言:實為傳銷 涉精神控制
2014年1月16日:人民日報揭露如新涉嫌傳銷:編造豪宅成功夢引誘入行
2014年1月17日:人民日報連續三天揭露如新:金字塔式傳銷在美屢遭處罰
【兩部門要求核查】
2014年1月16日:兩部門要求核查如新涉傳銷公司 在華業績猛增
【如新回應】
2014年1月16日:如新公司回應人民日報完全符合中國適用法律法規
- 如新,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