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直銷格局:感受2013年十大商業新聞
商業創新有賴于人類創造性的發揮,改革則意在讓創造性擺脫既往的束縛,由此,行業始得綿延不息。同樣,眼光決定格局,直銷行業正在擺脫傳統的蔽塞風貌,走向時代的前沿,身在直銷行業你是否感同身受?你的眼光有多遠?你知道2013年十大商業新聞嗎?它們對直銷行業有何啟迪?放大你的格局,感受這一年的時代潮流……
01、中國重啟改革
標簽:全面深化改革 上海自貿區 利率匯率市場化等
代表公司:在中國開展經營活動的所有公司
事件:雖然直到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新一屆政府的經濟方略才完全清晰化,但在此之前,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已經出臺,在9月28日掛牌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也宣示了改革突破的方向。金融改革涵蓋了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允許民營資本設立銀行等內容。11月12日,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正式啟動新一輪改革。
影響:這份改革方案議題廣泛,涵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單獨二胎政策、金融改革、戶籍改革、勞教制度廢除、國企改革等多方面的內容也都勢必會給中國帶來深遠影響。如今,對于改革的關注焦點已經從方案本身轉向執行層面,但是關于自貿區復雜而龐大的負面清單,讓人擔心新一屆政府能否打破牢固的既得利益格局。
02、4G時代開啟
標簽:4G 移動互聯網
代表公司:中國移動 、移動互聯網公司
事件:失意于3G時代的中國移動有望在4G時代獲得先機。11月4日,中國移動獲得了中國工信部頒發的TD-LTE牌照,這是中國發出的第一張4G牌照,中國從此開始進入4G時代。在最初的6個月,中國移動將是中國唯一的4G運營商,而中國移動將要據此標準建立起一個全球最大的4G網絡。
影響:單就移動運營商層面而言,搶先獲得4G牌照讓中國移動有望擺脫3G的被動局面。但中國移動最大的競爭對手顯然已經不是移動運營商,而是要和其他運營商一起面對移動互聯網公司對移動價值鏈的重塑。從3G時代開始,運營商賴以生存的語音業務就已經向數據業務轉移。智能手機及其生態圈中的各種應用帶來了一個繁榮的移動互聯網,它直接把互聯網上的服務商引入了移動通信產業,并占據了這個產業的利潤。運營商要避免淪為一個賣流量的基礎設施提供者,就必須像互聯網公司一樣思考。
03、B.A.T大戰轉入金融戰場
標簽:移動互聯 金融創新
代表公司: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天弘基金等
事件:6月,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額寶”,只要將支付寶里的資金移到余額寶里,就可購買貨幣基金。憑借淘寶巨量的客戶群,到11月,與余額寶合作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成為國內基金史上首只規模突破千億元的基金。之后,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以各種方式介入金融業。
影響:互聯網公司正在大舉進入金融業,它們主導的金融創新已經成為中國創新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它讓現代技術企業成為了傳統金融企業的競爭對手。而且,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也勢必會倒逼中國銀行業加速市場化改革。當然,目前互聯網金融涉及的理財產品銷售、第三方支付等業務都還相對簡單,但這極大地拓展了關于未來金融模式的想象空間,也許,未來人類會通過互聯網走“直接金融”模式,資本市場和銀行的傳統模式則面臨消失之虞。
04 “棱鏡門”事件曝光美國監聽丑聞
標簽:信息安全 個人隱私 大公司邊界
代表公司:思科、IBM、Google等各大技術公司
事件:6月,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分析員愛德華·斯諾登向《衛報》和《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于2007年啟動了一個代號“棱鏡”的秘密監控項目,直接進入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心服務器里挖掘數據、收集情報。這在國際社會引發強烈地震,因為思科、IBM等公司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中國也開始對本國的信息安全感到擔憂。
影響:棱鏡門事件讓美國的情報部門遭受重挫,也再次引發了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的關系的激烈討論。12月,蘋果、Google等15家技術巨頭開始敦促美國政府改革國家安全局的監控項目。在國際社會,歐盟和俄羅斯等國也因本國公民和政要被監聽而對該項目強烈質疑。在中國,該項目讓思科、IBM等公司的聲譽嚴重受損。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公司要思考的是,其作為商業機構是應該以整個人類社會為著眼點,還是服膺于一個特定國家政府的利益。
05 葛蘭素史克中國行賄丑聞
?
標簽:行賄 潛規則 醫療體制
代表公司:葛蘭素史克及在華經營的全部藥企
事件:7月11日,中國警方在多個城市展開的調查發現,葛蘭素史克公司為打開藥品銷售渠道和提高藥品售價,涉嫌在中國三大城市通過旅行社幫助組織會議并虛報會務費進行套現,套得的現金被用于向醫療衛生體系各個環節中的人員行賄,過去6年涉案總金額近30億元。
影響:葛蘭素史克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不同的受賄者、尋租者,更大膽更無底線的仿制藥生產者,它們共同組成了中國醫藥的灰色利益鏈。在這條灰色鏈條背后,是中國藥品定價政策對于藥品市場的扭曲。由于藥品集中招標、藥品加價率管制等政策違反市場規則,導致公開的價格競爭機制失靈,藥企為了提升競爭力只能虛列成本、虛高定價,預留巨額的回扣空間。而藥品定價政策的背后,則是中國公立醫療衛生體系所造成的“以藥養醫”等沉疴積弊,問題的最終解決,也就依賴于中國對醫療體制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
06 中共反腐觸動商家利益
標簽:反腐 八項規定 奢侈品
代表公司:奢侈品公司、高端餐飲公司、白酒公司等
事件: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出臺旨在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中紀委則展開了一場持續至今的反腐風暴,期間已經有超過15名省部級高官、16名國企高管落馬。在此之前,互聯網上對于官員佩戴豪華手表等奢侈品的曝光也讓官場幾乎人人自危。所有這些都讓在中國享受了多年高速增長的奢侈品公司的銷售遭遇挫折。
影響:對于奢侈品公司來說,雖然今年銷售額下降的原因不全在反腐,但其在中國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高官間、官商間的送禮需求也是不爭的事實。對于高端餐飲和白酒公司來說,八項規定的出臺則讓它們以往那些最有價值的客戶大大流失。對于所有這些公司來說,這都可以理解為依賴單一客戶群體的市場風險。在未來,要對沖這種風險,它們需要把握中國迅速崛起的中產階層和年輕消費群體,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仍然有著巨大的可拓展的市場空間。
07 微軟收購諾基亞
標簽:大公司衰落 智能手機大戰
代表公司:微軟、諾基亞
事件:總部位于芬蘭的諾基亞公司在全球手機市場曾經連續14年占據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其市值一度超過千億美元。但iPhone和新的操作系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最終,9月3日,微軟宣布將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一代手機巨頭就此隕落。
影響:事情似乎在2011年2月微軟和諾基亞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之時就已經注定,之后雙方雖在智能手機和操作系統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動作,但仍難以真正和蘋果、谷歌、三星這三家巨頭相抗衡。不光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HTC等一系列曾經風光無限的手機公司都已經或正在經歷同樣的命運。不可否認,它們都曾經為商業文明的進步做出過巨大貢獻,其創新也讓我們至今受益,但當新的時代來臨,創新力不足最終讓它們走向了衰落。
08 貝索斯收購《華盛頓郵報》
標簽:報紙衰落 新渠道 內容
代表公司:亞馬遜、康泰納仕、各類報業公司
事件:美國時間8月6日,華盛頓郵報公司宣布貝索斯以2.5億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這是貝索斯以個人名義進行的一次投資。此后不久,亞馬遜宣布全面代理康泰納仕的紙媒和線上訂閱業務。而在此之前,紐約時報公司宣布出售其持有多年的《波士頓環球報》股份。這一年紙質媒體遭遇的困境還在持續,但一些新興資本正在進入。貝索斯是一個重要代表。
影響:亞馬遜能賣好書,是否也能賣好報紙和雜志?人們猜測,優質內容的緊密合作會加強亞馬遜的競爭力。在傳統媒體整體的悲聲中,樂觀者認為亞馬遜強大的分銷渠道有助于內容的傳播,這對傳媒業來說未必是壞事。當然,同時它也會加快傳統媒體的轉型,這可能包括了從出版形式到渠道銷售體系到讀者閱讀習慣和空間的全面轉變,最終它還是會顛覆報業存在了上百年的產品形態。悲觀者則認為,以免費為特征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會將平面媒體這個生意毀掉。
09 撤銷鐵道部,中國鐵總掛牌
標簽:打破壟斷 計劃經濟轉型 高鐵技術輸出 利益重新分配
代表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相關企業
事件:3月10日兩會期間,中國宣布撤銷鐵道部,其職能一分為三,企業運營部分交給中國鐵道總公司,發展規劃和政策行政交由交通部,技術標準及行政職責等交由接受交通部管理的國家鐵路局。
影響:在歷屆人大期間關于政府職能轉變中都會提及的鐵道部撤銷問題,在今年3月終于得以成為現實。它標志著最后一個完全依計劃經濟建立起來的行業步入市場化改革區間,其管理體系告別計劃經濟體制。鐵道部在強人部長劉志軍主政期間,獲得長足發展,掌握大量新興技術專利,擁有全套高鐵建造的知識產權。9月底李克強訪問歐洲,被稱為“高鐵外交”。目前鐵路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的路線圖并未完全展開,通常認為這個最后的計劃經濟堡壘存在著巨大的利益重新分配空間。劉志軍在今年亦因為貪腐問題而被判處死緩。
10 新硬件創業熱潮興起
標簽:深圳 眾籌 硬件 智能
代表公司:難以計數的新硬件創業公司
事件:如果說2011年以Leap Motion手勢交互設備為代表的一些硬件產品剛開始浮現,那么到了2013年,硬件創業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最盛行的一股創業風潮。發達的配件市場、成熟的眾籌平臺、現成的智能手機生態鏈,讓硬件創業的門檻大大降低。從硅谷到深圳,成千上萬的硬件創業公司和圍繞硬件創業項目的服務型創業公司走向了臺前。
影響:新硬件創業者所表現出的創新精神讓人們看到眾多傳統硬件行業有了被顛覆的可能。但硬件創業也注定是一條充滿挑戰的路,即便在美國,一般來說,硬件創業項目也都要先有千萬美元級別的年營收才容易拿到A輪融資,而且絕大多數時候,軟件比硬件本身更重要,而軟件又與商業模式緊密相連。在硬件、軟件、資金都齊備之后,它們還需要去組織生產、銷售、調整供應鏈、找到消費者,也就是學會去“管理”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