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纖維服裝受推崇 本土時尚消費新巨變
更多人認為不能過度消費,并且可以選擇少買衣服。事實上,只要在某些排碳量非常大的服裝制造領域注意減少排碳量,消費者就不必要過度的節制消費行為,而消費活動的節制從本質上而言并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做一些適當的改變以適應減碳的社會思潮,使企業走上一個健康有序的持續發展之路。
“穿竹纖維的服裝”成為最受大眾認可的一種減碳消費方式,究其原因,在于竹纖維服裝的環保和低碳。竹纖維是從原竹中提練出來的綠色環保材料,并且竹纖維服裝單位產量的排碳量要低于普通服裝,同時相較于普通服裝,竹纖維服裝有其不能比擬的四大特點,分別是柔滑軟暖、吸濕透氣、抑菌抗菌、抗紫外線,因此獲得了相當數量消費者的青睞。
“穿舊衣服而不買或者少買新衣服”、“帶假素材的首飾”、“穿純麻料的服裝”也獲得了極大認可,體現出大眾逐漸提高的社會責任感和地球主人翁意識。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大眾的公民意識逐漸增強,不再將個人獨立于社會和自然之外,而是將自身看做整個環境的一份子,切實的從細節處開始履行個人對環保的責任,努力改善著世界的面貌。
“用稀有動物皮的錢包”成為最不減碳的消費方式。關愛環境與保護生態平衡,已然成為人人皆知的社會共識,這樣的選擇體現出人類對于自身生命和地球生態平衡的深切思考,人類自身的物質享受已經退居其次,更重要的是人類精神層面的提高和物種的延續發展。
“穿皮草大衣”、“買很多很多穿不過來的衣服”和“穿山羊絨的羊絨衫”同樣成為消費大眾難以接受的不減碳消費方式。這樣的消費方式極其鋪張浪費,遠不是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的基本生存需要,甚至說有相當的虛榮攀比成分蘊涵其中,已為現世的價值觀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