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龐氏騙局 泛鑫老板曾讓員工穿超短裙見客戶
美女,金錢,犯罪,好萊塢*的各種要素,在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怡“跑路”事件中一個不落。從中國保監會、上海保監局調查,到上海市公安局立案,再到中國駐斐濟使館、斐濟執法部門通力合作,一場驚心動魄的168個小時追捕背后,還藏有哪些故事?
陳怡“跑路”并非獨行。有傳言稱,她身邊突然出現一名“神秘”男子,該男子系上海泛鑫副總江杰,已有家室。陳怡與江杰究竟是什么關系?是后臺?同謀?還是情人?同事?“跑路”事件是早有預謀?又或者另有隱情?這起中國版“龐氏騙局”的真相正在漸漸浮出水面。
美女“有毒”
種種跡象表明:陳怡“跑路”早有預謀,她將自己與公司的各種聯系一一“斬斷”
陳怡是誰?這個一手制造了中國“龐氏騙局”的“美女”高管究竟有何背景?
根據百度搜索的信息:陳怡生于1979年,2000年畢業于上海東滬職業技術學院(現被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合并)計算機應用專業,????!秶H金融報》記者試圖聯系上海泛鑫進行求證,對方表示沒有什么可以回應。
沒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陳怡是如何進入保險行業并成為上海最大保險中介的實際控制人?據知情人士透露,2004年,陳怡加盟太平洋(行情,問診)安泰人壽(現建信人壽),憑借特殊銷售策略,很快成為了團隊的業績精英、大單高手。當其他同伴每張保單的保費收入還停留在2000-3000元時,她的一張意外險保單已經達到1萬元。
2009年,陳怡加盟上海泛鑫,短短2年時間完成了從“新人”到高管的晉升。2010年7月5日,上海泛鑫江蘇路營業部獲批成立,保監會核準了陳怡營業部負責人任職資格;1年之后,2011年10月19日,陳怡成為了上海泛鑫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去年年底,《國際金融報》記者在中介論壇上第一次結識這位“意氣風發”的美女高管。一位與會的中介公司負責人用“平步青云”四個字概括陳怡的職業生涯,業內也對她的背景和“后臺”議論紛紛。
這還不是全部。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上海泛鑫注冊資本為300萬元,2012年年檢結果正常。據知情人士透露,陳怡其實是公司的股東,認繳出資額270萬元,另一個出資人名叫林才英,投資30萬元。這位林才英正是陳怡的母親。
陳怡早就不是上海泛鑫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秶H金融報》記者在查閱了中國保監會相關資料后發現:2013年2月20日,上海泛鑫總經理已經變更為蘇雪萍。而根據工商局注冊資料,上海泛鑫的法人代表也已經由陳怡變更為蘇雪萍。
種種跡象表明:陳怡“跑路”早有預謀,她將自己與公司的各種聯系一一“斬斷”。至于之前提及的“神秘”男子,有消息靈通人士證實,該男子是上海泛鑫副總經理江杰,兩人一起“跑路”,同時被抓。江杰是陳怡1年前親自聘請,陳怡在“跑路”前曾在公司宣揚上市計劃,江杰正是上市戰略的執行人。
除了這些已經曝光的人物,陳怡手下自然少不了一群“干將”。而用一個同行的話說,這是一群“黑*高跟鞋”的美女業務員,她們可能沒有保險從業經歷,但是大多有著模特身材,“穿著超短裙見客戶,件均保費都在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業務超好”。
套錢“游戲”
通過期繳變躉繳,陳怡設計了一個連環“黑洞”,留下的卻是一個期繳難以維系的資金鏈,消費者損失就成必然。目前,已經有200多名客戶進行了退保登記,涉事保單可能超過3000份
陳怡的騙局是怎樣展開的?在這場套錢的“游戲”中,誰才是最大的輸家?
根據上海保監局的調查: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擅自銷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所謂“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就是通過期繳(分期繳納)變躉繳(一次性繳納)、高額傭金、傭金再投保等手段,保險代理公司形成一個連環“黑洞”,迅速做大保費規模,套取保險公司資金,留下的卻是一個期繳難以維系的資金鏈,直至資金鏈斷裂。
“一方面,上海泛鑫以穩定的高回報作為誘餌,銷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另一方面,上海泛鑫銷售相關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币晃毁Y深保險業人士告訴記者,上海泛鑫將上述兩種模式進行“捆綁”或“偷梁換柱”,即一種情況是,將理財產品的資金用于購買保險產品,而客戶毫不知情;第二種情況是,在告知客戶的情況下,與客戶簽署兩份合同(保險合同和理財合同),并告知客戶第二年可以幫助其私下完成保單轉讓,實現快速套現;第三種情況是,將保險公司支付的高額傭金(通常為首年保費的100%至120%),利用其掌握的客戶個人信息或者假身份再去進行投保,循環獲取高額傭金。
消費者在這場套錢“游戲”中一定會有損失。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去年投保的客戶和上海泛鑫簽署理財合同時,公司承諾在1年到期后給付8%-10%的投資收益。如今,本該拿回的本金和相應的投資收益隨著‘跑路’事件發生,可能都無法兌現。”
昨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在上海泛鑫江蘇路營業部門口“蹲點”時了解到,目前,已經有200多名客戶進行了退保登記,涉事保單可能超過3000份。上述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雖然與上海泛鑫簽署的是理財合同,實際是一份期繳保單,如果退??赡軗p失部分保單的現金價值。
至于和上海泛鑫合作的保險公司,損失也不可小覷。由于大部分客戶都是抱著投資理財的想法投保,可能面臨不小的退保壓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在投保第一年給付了上海泛鑫100%-120%的高額傭金,第二年客戶一旦退保,這筆交易鐵定虧本。
陳怡“跑路”事件發生后,《國際金融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與上海泛鑫存在合作的幾家保險公司,他們都不愿意回答相關問題,一些負責人表示,“相關信息還需要核實,正在等待總部的指示”。
除了客戶和保險公司,個別銀行也躺著中槍。興業銀行(行情,問診)因市場傳言銷售了上海泛鑫的理財產品,昨日股價一度大跌。所幸,興業銀行很快進行澄清。此后,上海銀監局表示,已在第一時間要求在滬主要中資銀行就是否存在推介或銷售上海泛鑫產品行為進行全面排查。
根據各銀行初步排查,在滬商業銀行嚴格執行了監管部門有關理財產品代銷業務的風險監管要求和規定,各銀行未與泛鑫這類非法銷售理財產品的中介機構建立代理銷售關系,未發現通過銀行柜面銷售泛鑫理財產品。
但是,銀監局方面透露,個別銀行確實在排查中發現,有極個別銀行客戶經理存在私自推介上海泛鑫理財產品的行為,有關銀行正在進一步核實,并按其銷售人員管理規定予以處理之中。
有意思的是,昨日,又有消息傳出,除泛鑫之外,浙江還有兩家保險代理公司可能也與陳怡有關,由其本人和他人實際控股?!爱數乇O管部門正在進行排查,由于浙江這兩家保險代理公司成立時間并不長,實際影響可能較小”。不過,記者尚未在浙江保監局網站上看到相關信息披露。
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下稱“泛鑫”)高管陳怡攜款跑路事件被曝光后,曾與其有業務合作的幾家險企大多以開放之姿發聲,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牽連。不過,有小型保險中介公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已經遭到殃及,業務受到此次事件影響。
小中介“池魚”被殃及
“有個客戶本來是要簽約的,泛鑫這事兒出來以后,人家告訴我們不買了,怕被騙。”北京某小型保險代理公司總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訴苦,“我們很無辜呀。”
“客戶不買就不買唄,我們失去這個客戶了還能怎么著?”上述北京中介總經理稱,其在為自己的公司受到影響感到不平以外,更擔心小型保險中介的形象將因此受損。“小中介通過自己的努力,辛苦樹立起來的市場知名度和客戶信譽,就這樣被毀了。”
隨即記者又聯系了上海的其他專業保險中介機構以及國內幾家大型保險中介相關人士,他們表示,并沒有感覺到泛鑫事件帶來了很大負面影響。
上海某保險中介機構副總裁對記者稱,保險中介機構應正視民眾的質疑,并盡力以自己的專業性向客戶答疑解惑,同時,客戶也應對保險中介保持理性,雙方必須加強溝通。
這次事件也讓很多人對保險業“刮目相看”。“沒想到吧?我們小小保險里的‘小破’中介公司老總也能圈到數億元的資金?!碑斎贿@只是句玩笑話,但玩笑的背后,是業內人的痛心。
有保險中介人士認為,監管層在嚴查險企中介業務及規范保險中介機構行為之余,應及時公開相關信息,獎懲分明,避免“殃及無辜”,該懲罰的懲罰,該警告的警告,該正名的正名,也應盡力維護民眾對合規保險中介的信心,維護保險業在公眾中的正面形象,避免殃及池魚、打擊到專而精的小型保險中介機構。
光大永明的“嫌疑”
此前媒體曝光的與泛鑫有業務合作的6家保險公司,多數公開表示已“終止與泛鑫合作”、“泛鑫代理的業務停止受理”等。
泰康人壽對此事發表聲明稱,其于2012年8月與泛鑫正式簽訂保險代理協議,在2012年8月至11月共承保泛鑫代理的業務25件,標準保費為86.34萬元。“在4個月的合作中,我公司多次發現保單品質未達到相關標準,故于2012年12月不再受理泛鑫代理的業務。”泰康公司稱?,F在,泰康已與泛鑫解除了合作關系。
而根據媒體的報道,陽光人壽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其今年1月份已經終止了與泛鑫的代理合同,之前雙方的合作程度不深。海康人壽稱其與泛鑫只有小區域的合作,并將以聲明的形式進一步解釋更具體的細節。
記者昨日致電涉及此事的其他相關保險公司,此前被稱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的昆侖健康相關負責人,則保持了沉默的態度。
而跑路事件涉及的另一人——泛鑫副總經理江杰,被某媒體人士證實為光大永明原總經理助理,坊間傳聞稱,泛鑫的很多業務與江杰有關。
光大永明昨日回應本報稱,自2012年8月以來,其與泛鑫就停止了新業務的合作,目前只有續期業務。
光大永明相關負責人稱,雙方的合作始于2011年,其曾對泛鑫的快速發展給予過關注,并提出只會階段性地支付傭金,不會一次性支付,以此來控制風險。“由于泛鑫后期的業務量不足,而我們對續期的要求比較高,目前我們之間只有很少的業務合作,近乎停滯。”
對于雙方的合作牽涉的業務規模及可能帶來的損失,光大永明上述負責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尚在自查,還沒有具體數據?!?/p>
新京報訊 針對有報道稱興業銀行(行情,問診)理財客戶經理向客戶售賣泛鑫保險保單一事,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昨日聲明表示,其從未與泛鑫保險開展過任何業務合作,也未發現其員工存在私自銷售泛鑫產品的行為。
興業稱僅為繳款開戶行
日前,上海泛鑫保險實際控制人陳怡被爆攜帶5億元出逃,牽出該公司擅自銷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一案,目前上海市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昨日有媒體報道稱,部分客戶是從銀行渠道購買的泛鑫相關理財產品。在一名客戶的理財協議中,“所屬銀行”一欄中出現了興業銀行的名字。而興業銀行金沙江支行客戶理財部門人員也表示,部分泛鑫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出自該支行,但這只是一名理財客戶經理的個人行為,支行在其售賣過程中并不知情。
對此,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昨日予以否認,稱該分行未與泛鑫有業務合作,分行員工也不存在私售行為,同時也未發現有客戶在該分行網點與泛鑫保險簽訂相關理財協議。而對于“所屬銀行”一事,興業銀行表示,這是客戶本人用于繳款的銀行卡開戶銀行為該行。
個別銀行員工私售泛鑫產品
據悉,除上海保監局對泛鑫保險案進行調查外,上海銀監局也啟動了風險排查。多家媒體昨日援引上海銀監局有關負責人的話表示,為有效防范風險傳染,該部門已在第一時間要求在滬主要中資銀行就是否存在推介或銷售泛鑫公司產品行為進行全面排查。
上海銀監局稱,經銀行初步排查,在滬商業銀行均未與泛鑫公司這類中介機構建立代理銷售關系,目前也未發現通過銀行柜面銷售泛鑫理財產品,未發現有銀行員工私售該產品。但在排查中發現,有極個別銀行客戶經理存在私自推介泛鑫理財產品的行為,有關銀行正在進一步核實,并按其銷售人員管理規定予以處理之中。
該部門還表示,其將對排查發現的相關問題作進一步調查,如發現違規行為,將采取監管措施。
據悉,銀監會此前再三強調嚴禁銀行員工擅自推薦或銷售未經批準的第三方機構產品,并在去年年底多家銀行爆出員工私售理財產品的問題后,曾下文要求各銀行進行代銷業務風險排查,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被列為整治重點。
■ 相關
詐騙資金不追回客戶險企將受損
據悉,泛鑫此次利用一年期理財收益協議從投保人手中吸納了大量資金,而另一方面又私自用躉交模式更改為期繳模式,從保險公司手中騙取大量代理傭金。這意味著投保人和保險公司分別付出了高額的資金,卻未得到應有回報。此外,截至目前,陳怡卷走的資金是否被如數追回,警方仍沒有給出最終結論。
一位保險中介從業人士表示,若警方不能如數追回陳怡卷走的資金,險企和登記了退保申請的投保人就會變成泛鑫詐騙案的受害者?!安贿^本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原則考慮,保險公司承擔的損失可能會更多一些?!?/p>
此外,記者昨日獲悉,泛鑫保險代理公司的一部分辦公區近日進行了更名,上海晉裕匯祥保險代理公司進駐位于江蘇路兆豐世貿大廈23層的泛鑫辦公區,該公司法人代表章軼此前也曾是泛鑫的高管之一。但記者就此事向上海泛鑫保險代理公司詢問時,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訪”。(張軼驍)
■ 大事記
●8月14日
傳泛鑫保險美女老總攜款跑路。
●8月21日
有媒體報道稱興業銀行卷入該事件,客戶簽署的泛鑫自制的理財協議中在“所屬銀行”一欄中出現了興業銀行的名字。興業銀行否認。上海銀監局稱,在滬商業銀行均未與泛鑫這類中介機構建立代理銷售關系。
●8月15日
保監會確認泛鑫美女高管攜款潛逃。上海保監局稱,泛鑫保險代理違規銷售自制理財協議
●8月19日
中國公安部通報,警方在斐濟抓獲陳怡,并將其押解回國。
●8月20日
媒體報道稱,泛鑫保險業務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朱皓稱到公司登記退保的客戶已有200多人。
上海泛鑫保險女高管卷款潛逃事件由于其已被押送回國而取得突破,幾乎與此同時,保監會上周緊急發文全面排查保險專業中介銷售的壽險業務風險,排查工作將于8月底完成(詳見本報8月21日第10版《泛鑫高管陳怡被押解回國保險公司緊急排查風險業務》)。
上海銀監局也正緊急排查在滬銀行是否有卷入泛鑫事件。
“據初步排查,在滬商業銀行未與泛鑫這類中介機構建立代理銷售關系?!鄙虾cy監局有關負責人8月21日對本報記者表示,但同時強調,極個別銀行客戶經理存在私自推介泛鑫理財產品的行為。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興業銀行(行情,問診)客戶經理有私自銷售泛鑫的產品給客戶,興業銀行上海分行8月21日以“三未”澄清聲明回復本報稱:“我分行從未與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開展過任何業務合作。未發現我分行員工存在私自銷售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產品行為。未發現客戶在我分行網點與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簽訂相關理財協議?!?/p>
銀監嚴查代銷風險
興業方面發來的這份澄清聲明羅列了五點內容,除了上述三個“未”,聲明還表示:有媒體報道提及在理財協議中“所屬銀行”一欄中出現“興業銀行”的名字,經核實系客戶本人用于繳款的銀行卡開戶銀行為我行。興業銀行上海分行還特別強調稱,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展開調查。
而上海銀監局有關負責人21日對本報記者表示,針對泛鑫公司涉嫌擅自銷售自制固定收益理財協議一事,為有效防范風險傳染,上海銀監局已在第一時間要求在滬主要中資銀行就是否存在推介或銷售泛鑫公司產品行為進行全面排查。
據其初步排查結果:在滬商業銀行均未與泛鑫公司這類中介機構建立代理銷售關系,目前也未發現通過銀行柜面銷售泛鑫理財產品,未發現有銀行員工私售該產品。
但上海銀監局也明確指出,在排查中發現,有極個別銀行客戶經理存在私自推介泛鑫理財產品的行為,有關銀行正在進一步核實,并按其銷售人員管理規定予以處理之中。
上海銀監局表示,將對排查發現的相關問題作進一步調查,如發現違規行為,將采取監管措施。
事實上,由于銀行代銷理財產品虧損和客戶經理“飛單”導致客戶損失的事件增多,早在4月上旬,上海銀監局就曾向在滬銀行業機構發出風險警示通知,要求各銀行業機構在與第三方理財機構過程中注意四類風險,其中就強調了員工“私售”產品風險。
之后,上海銀監局又于4月下旬下發《關于加強商業銀行代銷業務管理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開展代銷業務過程中必須進行分區銷售。
泛鑫“左右手”
泛鑫2007年才成立,但2012年其新單保費就已經超過4.8億元。規模超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左手理財,右手保險,左右倒賬的循環套利方式。
一方面,泛鑫以高回報為誘餌銷售自制所謂“理財產品”,另一方面,泛鑫代理銷售保險公司的保險。泛鑫將客戶理財產品的資金再用于購買保險產品,部分客戶毫不知情,而部分知情客戶則是與泛鑫簽署兩份合同(保險合同和理財合同),并告知客戶第二年可以幫助其私下快速套現;然后泛鑫將保險公司支付的高額傭金和渠道費用(合計常高于首期保費),利用其掌握的客戶個人信息或者假身份再去進行投保,循環獲取高額傭金,并迅速做大。
上海泛鑫此次出事并不讓保險業內人士意外,其只是保險專業中介市場一貫“小、散、亂、差”的一個案例。早在2012年保監會即已痛下殺招,不僅將保險代理公司的注冊資本額提升至5000萬,更對其股東背景做出些特別限定,要求必須為保險公司、大型車企等。
自2012年起,保監會不再公布保險專業中介的排名。但可佐證小散亂差的一個數據是,之前相當部分專業保險中介注冊資本金低于200萬元;從其規模占比來看也微不足道,保監會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保險專業中介僅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6.5%。保險專業中介2012年保費收入同比增 0.2%,低于保險行業整體增速8%。
而截至2013年1季度末,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520家。部分保險代理公司甚至淪為保險公司非法套取資金的工具,極個別根據保監會和保監局的通報,甚至涉嫌傳銷、非法集資等。
據知情人士透露,就在陳怡被押解回國的第二天(8月20日)下午,上海保監局再次召集相關保險公司進行閉門會議。
雖然陳怡跑路動機及攜款數目,仍有待調查結果。目前可預見的是,此事不僅短期內將給行業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后續或許還將導致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
- 泛鑫,龐氏騙局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