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在華頻陷“賄賂門” 醫(yī)藥行業(yè)成重災區(qū)
葛蘭素史克部分高管在華行賄 響應稱配合調查
據公安部網站11日消息,公安機關現已查明,作為大型跨國藥企,近年來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華經營期間,為達到打開藥品銷售渠道、提高藥品售價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賄或贊助項目等形式,向個別政府部門官員、少數醫(yī)藥行業(yè)協(xié)會和基金會、醫(yī)院、醫(yī)生等大肆行賄。
同時,該公司還存在采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通過旅行社開具假發(fā)票或虛開普通發(fā)票套取現金等方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該案涉及人員多,持續(xù)時間長,涉案數額巨大,犯罪情節(jié)惡劣。現有證據充分證明,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部分高管和相關旅行社的部分高層人員已涉嫌嚴重商業(yè)賄賂和涉稅犯罪。
此外,公安機關還查明,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利用職務之便,通過旅行社以提取會議業(yè)務回扣、接受項目好處費等形式大肆收受賄賂。
葛蘭素史克的公關部隨后對中新網記者響應說,該公司已經看到了發(fā)布在公安部官方網站上的聲明,“我們第一次獲知了此次調查的具體性質,我們愿意配合相關政府部門的調查工作。
而這并不是葛蘭素史克第一次陷入行賄事件丑聞,2012年7月,英國制藥公司葛蘭素史克表示,同意支付創(chuàng)紀錄的30億美元罰款,和美國政府、州政府及哥倫比亞特區(qū)達成和解協(xié)議,了結美國藥品監(jiān)管機構指控其不擇手段進行欺詐營銷的指控。這打破了此前輝瑞的紀錄,成為制藥商支付的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一筆罰款。
禮來被指海外行賄 在中國未建有效內部會計控制系統(tǒng)
據京華時報2012年12月22日報道,2012年12月21日,美國制藥公司禮來被爆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稱其在中國、俄羅斯、巴西、波蘭通過提供不當支付方式賄賂政府官員。
根據SEC的指控,在2006年到2009年間,禮來中國的員工涉嫌提交虛假開支報表,在一些個案中向受雇于政府的醫(yī)生提供不正當的禮品、娛樂以及現金以鼓勵上述醫(yī)務人員優(yōu)待禮來并在一些個案中開處方禮來產品。美國證交會還指出,禮來在中國未能建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tǒng),以加強政策執(zhí)行及時鑒別違規(guī)行為。
禮來表示其與SEC就四個海外分支機構的不當支付事宜已經達成和解協(xié)議。但根據公司官方聲明,禮來并未承認或否認這些指控,僅表示“公司已經同意支付民事和解金2940萬美元”。
輝瑞在中國等國家行賄 行賄手段多種多樣
據廣州日報2012年12月22日報道,2012年8月,輝瑞被SEC指控在保加利亞、中國等國家行賄,為此其計劃以6000萬美元來平息丑聞。
另據媒體公開報道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制藥企業(yè),輝瑞被指在1997年到2006年期間,向包括保加利亞、克羅地亞、俄羅斯等國官員行賄200萬美元以上。SEC則指出,輝瑞在中國、捷克、意大利等國犯有行賄行為。
SEC的文件展示了輝瑞在華的部分行賄手段:邀請開處方多的醫(yī)生參加聚會,提供超規(guī)格的娛樂活動。輝瑞中國還獨創(chuàng)了“積分計劃”,醫(yī)生根據開處方量得到積分,積分可用來換手機、茶具、眼鏡等。這些行賄費用通過偽造的咨詢合同、臨床試驗經費、廣告費等形式列支。
沃爾瑪反腐調查蔓延中國市場 開店環(huán)節(jié)遭重查
據中國廣播網2012年11月25日報道,2012年4月份,沃爾瑪公司在墨西哥市場爆出行賄丑聞,隨后,沃爾瑪透露將在巴西、中國和印度等地區(qū)對違反美國《反海外賄賂法》條款的行為進行質詢或調查。近幾年,沃爾瑪加大了海外市場的擴張,而中國市場更是沃爾瑪國際戰(zhàn)略的重點,從2007年到2012年,沃爾瑪中國的門店數量從100家飆升到了380多家,在中國的開店速度成為外資零售商之首。
有人此前向媒體爆料稱,沃爾瑪在新店審批、新店開業(yè)手續(xù)的辦理以及應對政府檢查等方面可能存在行賄問題。近幾年為了實現快速擴張,沃爾瑪通過各種辦法來推動各地政府部門審批新店;在新店開業(yè)的手續(xù)辦理中也借助了當地商業(yè)地產商以及裝修承包商的關系,而這些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違反《反海外賄賂法》的行為。在業(yè)內看來新店的審批環(huán)節(jié)可能成為沃爾瑪此次調查的重點。
雅芳在中國陷“賄賂門” 董事長曾試圖掩蓋行賄調查
據檢察日報2012年10月9日報道,雅芳公司10月5日宣布,其執(zhí)行董事長鐘彬嫻于2012年底退出董事會。此外,該公司還面臨一次反腐敗調查,此次調查從雅芳在中國的行賄事件開始,并迅速蔓延到全球其他地方。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目前正在調查雅芳2010年至2011年間與金融分析師的接觸情況,以確認該公司是否曾不當披露市場敏感信息。投資者和分析師們指責鐘彬嫻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業(yè)績下滑,并且試圖掩蓋行賄調查。
自2008年10月開始,雅芳啟動了針對違規(guī)行為的內部調查。而根據美國官方的調查,2005年開始,雅芳就涉及在中國行賄官員的行為。
據了解,雅芳公司于2006年7月26日獲得中國首張直銷牌照,美方的調查認為,雅芳能拔得頭籌,原因是存在向政府官員送禮等違規(guī)行為。雅芳的內查隨后啟動,據海外媒體報道,截至2011年10月,兩年的調查已經花費了雅芳1.5億美元。
IBM中國被曝114起違規(guī)案
據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4月1日報道,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3月18日公布的文件顯示,國際商業(yè)機器有限公司(IBM)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一項行賄案達成協(xié)議,IBM愿意為SEC支付1000萬美元和解費用,以了結一樁海外行賄訴訟。其中包括追繳違法所得的530萬美元,判決前利息270萬美元和200萬美元的民事罰款。
據SEC稱,IBM公司在1998-2009年間,曾以提供跨國旅游、娛樂、禮品和現金酬勞等多種形式行賄中韓兩國官員,在2004-2009年間,IBM在中國的兩家子公司IBM(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IBM全球服務(中國)有限公司的員工,又參與了向官員提供海外旅游、娛樂和不恰當禮品的行為。這些行為違反了美國的《反海外賄賂法》,SEC認為,這一期間,IBM中國至少發(fā)生了114起違規(guī)案。
- 醫(yī)藥行業(yè),賄賂門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