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銷伸向精英人群 解救時暴力抗法
“投入69800元,最高回報1040萬!”“點擊鼠標,月入10萬!”“足不出戶讓你成為富翁!”“購物返還,還能掙錢!”“打游戲也能掙大錢!”網購、網游背后的傳銷陷阱,向教授、律師、大學生等精英人群滲透……日益瘋狂的傳銷,正用不斷翻新的騙局將毫無防備的人們拉進“深淵”,發生在當下的傳銷變形記令人心驚。
“造夢”“洗腦”“吸血”的殘酷食物鏈
合肥市出租車司機張師傅這樣描述剛剛到合肥的傳銷成員:“個個既亢奮又神秘。”他說,近年來,來合肥干傳銷的外地人增多,“經常能拉上這些人,一上車就要去看合肥的‘大項目’,說能掙上千萬,看起來就不正常”。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在合肥等地運作的“1040工程”資本運作式傳銷,名頭聽起來挺新,其實主要還是通過“造夢”“洗腦”“吸血”的傳統三步完成罪惡的吸金行為。
“傳銷骨干很善于編織財富故事進行蠱惑。”合肥市打擊傳銷辦公室(以下簡稱打傳辦)工作人員介紹,傳銷組織印制的“中國特色商會商務運作藍皮書”等非法出版物,盜用國家領導人照片,附會國家有關政策,編造媒體報道,篡改法律規定,宣稱“商會商務運作模式絕不是傳銷”,從事“資本運作”的人很多都是商業精英,只要加入就能輕松得到高額回報。
在高檔時髦的暴富幻影下,洗腦變得輕而易舉。記者采訪了解到,傳銷組織主要靠編造資本運作式傳銷的成功可能性和合法性,以及營造信息真空、發動親情攻勢、“成功人士”現身說法等進行洗腦。一位曾在傳銷組織臥底三天的都市報記者稱,他之所以不敢繼續臥底了,是因為傳銷組織的宣傳太能打動人心了,時間一長,他也不敢保證自己不被蠱惑。
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傳銷組織甚至編制了“生活經營管理二十條”等,要求成員行為自律。“這些規定就是讓傳銷組織內部減少摩擦,這與以往的傳銷不同,既有利于他們隱蔽地生活在小區中,讓執法機關很難發覺,又讓組織成員之間非常抱團。我們進行打擊時,多次遇到傳銷頭目一呼百應、傳銷成員群體抗法的情況。”一些打傳人士說。
“蠱惑洗腦時,他們甚至濫加附會,暗示所謂的‘1040工程’是政府支持的合法項目。”一線打傳人員給記者看了傳銷宣傳冊,比如某市政府廣場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噴水池,被他們解讀為“水池由1040塊瓷片拼成,水注滿后會分流到池外,象征著組織的組合分配”。一輛車牌數字為1040的巡警車,也被他們附會解讀,對成員進行洗腦。
“新人就是獵物,當他們繳納的錢被上線瓜分完畢之后,他們就變成了‘僵尸’,只能去發展自己的下線,尋找自己的獵物。”工商部門打傳人員這樣形容資本運作式傳銷的“食物鏈”。
不惜暴力抗法的“鋼印族”
在一些傳銷人員的講課筆記中,記者發現融入了現代商業管理、心理學、企業管理、組織行為等現代知識,以求給人帶來夢想和激情。
據相關部門統計,從2012年以來,合肥市有關部門取締多個傳銷窩點,教育遣散傳銷人員2.069萬人次。但驅散只帶來暫時的效果。傳銷組織中的很多人對于干傳銷已經死心塌地,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投入巨資、熱情的財富夢想其實只是個泡泡,一戳就碎。
一線打傳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雖然勸返過數以萬計的傳銷成員,但實際上成功率很低,很多人還會故伎重演。對于這些人來說,經過短短七天的洗腦,仿佛就徹底失去了正常的判斷能力和理性思維,狂熱地相信傳銷,猶如思想上被打上了“鋼印”。“有好幾次,我們把幾百名傳銷人員送到火車站,結果我們還沒有回到社區,他們就已經回來了。”合肥市望湖街道一名社區工作人員無奈地說。
甚至還有人在政府解救勸返時暴力抗法。
2013年5月4日,在合肥市臨濱苑小區北門,3名傳銷人員與小區物業人員發生沖突,隨后,附近的傳銷人員不斷趕來,很快聚集了幾百人。這些傳銷人員借勢生事,暴力抗法,圍攻毆打轄區整治傳銷的執法人員。隨后趕來制止事態擴大的派出所民警和聯防隊員在現場處置時,也遭到傳銷人員襲擊毆打,3人受傷較重。
“傳銷已經不是過去那種偷偷摸摸的地下老鼠會,借助資本運作、網絡直銷等外套,它越來越能蠱惑不明真相的群眾,而且一旦被洗腦,一些人就很難走出陷阱。”合肥市打傳辦有關負責人說。
穿上新“馬甲”的傳銷
記者采訪了解到,隨著國家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傳銷這一屢打不絕的“幽靈”紛紛披上各式“馬甲”,企圖引誘更多人陷入騙局。
馬甲一:直銷變傳銷。據合肥、南寧等地打傳辦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使得很多傳銷組織面臨生存困境。在這種形勢下,一些直銷企業趁機大肆收編傳銷組織為己所用,而傳銷組織也渴望披上合法外衣開辟新的生存空間,由此產生了極具欺騙性和隱蔽性的“偽直銷”模式,成為傳銷新變種。
馬甲二:精英人群參與資本運作。“過去從事傳銷的多是無業人員,而現在不少是中小企業主、大學生、律師甚至科研院所的教授等,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精英人才。” 合肥打傳辦相關負責人說,這些人加入傳銷組織后示范帶動力強,蠱惑性更大。警方介紹,目前讓一些精英人才死心塌地的正是所謂的“資本運作”項目。
與以往產品式傳銷不同,資本運作式傳銷門檻較高,“入門費”就要7萬左右。更高的門檻使得傳銷體系發展迅速,涉案金額動輒十幾個億。傳銷組織以來錢快、精英人才參與等進行說教,往往能吸引大批渴望發財致富的人員參與。
馬甲三:網絡傳銷瘋狂吸金。“點擊鼠標,月入10萬!”“足不出戶讓你成為富翁!”“購物返還,還能掙錢!”“打游戲也能掙大錢!”……這是“天上掉餡餅”?不,這正是傳銷組織利用網絡編織的吸金陷阱。以高額傭金、獎金引誘會員發展新會員,涉案金額達37億多元、受騙群眾近5萬人的“中國百業聯盟”網絡傳銷案,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一位從事經偵工作多年的民警告訴記者,以前傳銷案涉案金額達到兩三億元就是特大案了,現在動輒幾十億甚至幾百億,使得更多家庭傾家蕩產。
面對不斷翻新的傳銷騙局,專家提醒,社會公眾要避免上當,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即堅定“天上不會掉餡餅”的信念。無論一些人打著什么樣的旗號,只要其經營的項目不創造任何財富,卻許諾只要交錢入會、發展成員就能獲取“回報”,就必須提高警惕。如果抱著僥幸心理參與其中,很可能落得血本無歸,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 網絡傳銷,,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