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陳娟玲代表建議:推進化妝品新原料與關聯產品同步申報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1月15日上午在世博中心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費,積極促進商品消費,大力發展首發經濟、銀發經濟、夜間經濟、直播經濟,加快打造以國貨潮牌為引領的消費自主品牌。
上海市人大代表陳娟玲。受訪者供圖
上海市人大代表陳娟玲長期關注化妝品研發、消費和上海東方美谷建設,此次提交了《關于完善政策法規、鼓勵支持新原料研發 進一步推動東方美谷美麗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建議推進新原料與關聯產品同步申報,加速推進使用新原料的產品上市,推動中國化妝品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更加安全、更為有效和更高質量的產品。
她提出了三方面建議:
一、完善化妝品注冊備案流程及審評標準規范。
統一產品申報分類標準,減少因分類錯誤或模糊而導致的申報延誤;統一監管尺度,明確駐留類/淋洗類等產品的定義和分類判斷標準;完善關鍵原料管理(如美白劑、防脫劑等),成立關鍵原料的特殊機理與安評的溝通交流工作機制;拓寬化妝品審評意見溝通渠道,以便企業快速理解審評意見和審評尺度,提高產品獲批可能性。
二、推動化妝品行業原料創新研發及應用。
推進新原料與關聯產品同步申報。為加速推進使用新原料的產品上市,建議新原料及使用該新原料的關聯化妝品可同步進行注冊備案工作,以便新產品能快速落地;細化政策或技術扶持標準,鼓勵企業進行新原料創新研發及應用;出臺鼓勵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應用及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研究開發的政策,探索在一定條件下中國特色植物原料的小批量產品試用;完善新原料安全監測期管理,比如對新原料的整改不影響已上市的安全產品銷售、工藝更新后允許原料變更且不改變原監測期。
三、設立化妝品審評技術服務中心(上海)。
建議在上海東方美谷設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審評技術服務中心上海分中心,以更好地支持與服務華東地區的安全評估、功效驗證等工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化妝品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的標準體系;聯合中藥材產業發達的河南、安徽等省份,以及中國特色植物資源豐富的西藏、云南等地,上海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輻射并聯動多地,賦能產業升級;在新原料開發及應用上,上海與其他多地優勢互補、共同協作,推動中國化妝品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更加安全、更為有效和更高質量的產品。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