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直銷企業應融入地方經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近日,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與海疇直銷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4中國直銷行業社會貢獻專題報告》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中德國際會議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政、商、學、研、企的代表和在北京的十余家新聞媒體單位記者出席了會議。
本次會議詳細披露了2024年度直銷行業在社會貢獻方面的重點工作和成果亮點,并邀請業內企業對工作成果進行分享交流。
近年來,我國直銷行業的法律法規日益完善。據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王中介紹,今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修訂立法調研活動,重申直銷行業在促消費、增就業、穩外資、保主體以及建設“健康中國”“美麗中國”等方面的價值和優勢,這是職能管理部門對行業貢獻與價值的最大肯定。
在行業法規日益完善的基礎上,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胡遠江表示,法規的修正與完善為直銷行業提供了更優秀的營商環境,這有利于行業的發展與做大做強。為了更好地融入地方經濟生態,直銷企業應當依托持續趨好的行業發展環境,將自身不斷做強做大。因為企業只有自己在規模上、業績上、產業上做強做大了,才能夠為地方經濟做更多的貢獻,融入地方經濟。
其還表示,在自身做大做強的基礎上,企業可以延伸出跟地方經濟互通的其他產業,通過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與重構,更好地融入地方經濟生態。與此同時,企業還能提升地方稅收,為區域發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進而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談及“企業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定位”問題,四川福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趙沛林表示,企業應同時扮演好“服務員”角色和“政委”角色。一方面,服務工作是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服務員”角色能夠拉近企業和農戶的距離,便于技術的全面傳授;另一方面,地區經濟落后也存在一些思想原因,此時以“政委”身份開展思想文化教育就同樣非常關鍵。
而在談及“直銷行業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這一話題時,胡遠江表示,企業應當堅持長期經營的思路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只有長期主義才能做強做大做久,只有高質量發展才能夠不斷推動各種創新建造企業世界級的競爭力,二者的平衡商業利益和社會責任的基石。
其還表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應具備“綠色發展”的理念。“綠色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而“推動綠色發展”則是社會責任的體現。因此,企業在追求自身發展時,也應當思考“如何將自身建造成為資源友好型、環境友好型的企業”。
此外,直銷行業還應在發展過程中弘揚“企業公民”的思想,鼓勵企業在追求商業利潤與擴大再生產的同時,積極承擔“公益責任”、“慈善責任”等能夠驅動地方經濟的責任體系,并將其作為促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公民責任。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