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捐建“微笑吧”投入使用 深受青睞
“微笑吧”里,康寶萊志愿者與務工人員子女一起游戲。
閱讀提示
“老師!我們都特想去‘微笑吧’里玩。”3月20日,鄭州柳林鎮(zhèn)第七小學的“微笑吧”揭牌投入使用后(內容詳見本報3月22日A11版),小學生們紛紛向老師“請愿”,渴望去那里玩?zhèn)€痛快。由本報和團省委聯(lián)合發(fā)起,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捐建的這個“微笑吧”,受到了全校孩子的青睞,校方領導表示,他們正考慮如何把“微笑吧”的功用發(fā)揮到最大化。
A
“微笑吧”,成了孩子們課余最向往的“玩樂場”
昨天,是柳林鎮(zhèn)第七小學“微笑吧”投入使用的第三天。而“學校里又多了個‘玩樂場’”這一信息,早就在孩子們中間傳開了。
“孩子們每逢下課都會要求老師帶他們去里面玩?!毙iL常凱說,“他們的向往心情,我很理解。因為他們多是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家庭經濟條件差??祵毴R公司捐贈的電腦、投影儀、電子琴、圖書、葫蘆絲,還有康寶萊志愿者送來的各種體育用品、繪畫、手工制品,帶給孩子很多的驚喜和樂趣。”
據(jù)常凱介紹,柳林鎮(zhèn)第七小學目前在校1300多個孩子,其中80%都是務工人員子女。對這群孩子來說,有了“微笑吧”就多了一個開闊眼界、寓教于樂的場地。
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微笑吧”教室的容量很有限。如何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在“微笑吧”里開心學習、成長?
對此,常凱說:“我們組織各班級老師一起商量決定,根據(jù)孩子的不同興趣,定期在‘微笑吧’開展不同活動。比如,今天下午,我們就準備分批組織那些對畫畫感興趣的孩子在一起學習或比賽;另外,由于學校師資緊張,我們已跟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的志愿者達成一致,鼓勵有不同文體特長的志愿者定期來‘微笑吧’,跟孩子們互動游戲。”
“建立‘微笑吧’的目的是,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并幫他們開展學業(yè)輔導、親情陪伴、自護教育、心理輔導和愛心捐贈等活動?!惫睬鄨F河南省委一負責人也建議,“社會上一些愛心企業(yè)及人士也可以加入愛心共建‘微笑吧’的行列。”
B
不斷長大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 渴望更多幫助
“正是由于近年來,政府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重視和愛心企業(yè)的資助,這群孩子的入學問題和學習環(huán)境才能得以改觀?!弊蛱欤P在受訪時感慨。
“2009年以前,我們的小學叫劉莊小學,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由于地處城鄉(xiāng)接合部,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帶著子女到此租房居住,但當時學校容量有限,他們的孩子很多難以入學?!背P回憶道。
針對這一問題,2009年以后,金水區(qū)教體局聯(lián)合柳林鎮(zhèn)政府和劉莊村委會,投資近2000萬,把劉莊小學重建為柳林鎮(zhèn)第七小學,班級也擴充到了現(xiàn)在18個班。如今,該小學占地25畝,擁有3棟全新教學樓和塑膠操場,教學設施得到了極大改觀。
“學校的不斷‘長大’,極大地解決了附近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背P說。但目前仍有些困難,這一群體的數(shù)量仍在增加,雖然現(xiàn)在每個班人數(shù)擴到了70個,但還是供不應求。
對此,管轄著北環(huán)城鄉(xiāng)接合部近10所小學的柳林鎮(zhèn)中心校校長張偉強也說,跟第七小學情況相似的還有二小、四小,它們也在區(qū)教體局、鎮(zhèn)政府和各村村委會的支持下,得以擴建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雖然擴建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但隨著近兩年鄭州城中村拆遷步伐的加快,又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被迫轉移到我們這一帶的村莊里來。這無形之中又增加了現(xiàn)有小學的入學壓力,之前的擴建依然滿足不了入學需求。”張偉強說。
- 康寶萊,“微笑吧”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