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保健品助老,人民日報連發四篇評論!
隨著《人民日報》推出系列評論,“銀發經濟”再次沖上“熱門”。
3月27日起,針對探討如何豐富養老產品供給,提升質量水平,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人民日報》連續熱評銀發經濟。
積極應對老齡化是長期戰略任務
從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到今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應對老齡化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
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社會化養老的服務需求也日益凸顯。中國人口老齡化不是面臨“高峰”,而是面對“高原”,高占比將一直持續到本世紀末。
銀發經濟不止于養老院和床位數
在5月24日舉辦的第二屆老齡產業發展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原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在主旨演講中提到:銀發經濟不等于養老院、不等于床位數。還包括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多個方面,需要全面的視野和綜合的布局。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原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已經并非我們傳統認知上的養老。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質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斷增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產品和服務需求是真正需要落實的。養老是全方位的。
《人民日報》4月16日的評論中重點提到:優化健康服務,更快響應需求!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必須積極推進醫養結合,把更優質的健康服務及時便捷地送到老年人身邊。
郝福慶強調,雖然政策保障是必要的,但銀發經濟的發展更需要市場的力量和創新的驅動。
讓保健品真正助老
發展銀發經濟,已經成為當前實現老年群體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隨著老年群體保健意識的增強,老年人保健品市場迎來旺盛需求,讓營養保健品成為銀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對于行業來說,讓保健品真正“助老”不“坑老”才是目前產業發展的正途。
銀發經濟之下,國家各部門針對“坑老”現象絕不手軟,保障老年人利益是推動養老戰略的基礎。深耕老年人保健行業需要樹立正確價值觀。讓保健品“助老”不“坑老”,保護好老人的利益,守護好老人的身體健康需求,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直銷行業對于順應銀發經濟市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通過高質量的產品來響應老年人的需求,企業能夠介入的方向很多。
營養保健食品領域,是滿足“銀發”需求成為眾多品牌不可缺失的力量,除了企業在產品創新上發力,創建細分品牌來搶占市場之外,幫助老年人增強識別力,加強醫學健康、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普及推廣,也是順應國家政策,“順勢而為”的切實助老行動。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