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多空大戰:哪些資本大佬在圍剿阿克曼
伊坎2月14日宣布買入12.98%康寶萊流通股,盤后康寶萊暴漲23%,使得這場多空大戰更加引人關注。康寶萊流通股大約1億股,阿克曼目前持有2000萬股空單,他的對手除了伊坎、丹·勒布等激進投資者,還有富達基金、貝萊德、Vanguard、摩根斯坦利等大型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做空康寶萊,阿克曼面臨資本大佬的圍剿,最終結果將如何?
北京時間2月1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周四公布的文件顯示,激進投資者伊坎(Carl Icahn)購買了1400萬股康寶萊股份,占該公司流通股的12.98%。文件還顯示,伊坎尋求與康寶萊管理層討論提高股東價值的商業與戰略選項,比如資本重組或退市。
早前伊坎針對康寶萊和阿克曼公開對峙,上個月底伊坎和阿克曼在CNBC上還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口水戰,而現在伊坎開始真槍真刀地開打了,這一舉動使得康寶萊盤后暴漲23%,康寶萊多空大戰熱度再度升級。現在有市場觀點認為阿克曼在做空康寶萊一戰中有可能遭遇short squeezes。
先來看阿克曼的空頭陣營:
![](http://ws3.cdn.caijing.com.cn/2013-02-16/112505244.jpg)
這場康寶萊多空大戰,最早的做空者不是阿克曼,而是綠光資本的艾因霍恩,2012年5月1日,艾因霍恩在一次電話會議中對康寶萊進行了質疑,表示康寶萊可能成為空頭的目標,此后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康寶萊的做空和質疑,但是2013年艾因霍恩寫給綠光資本投資者的2012年Q4公開信中表示自己已經平掉了康寶萊的空倉,即艾因霍恩已經離場。
阿克曼公開質疑康寶萊是在2012年12月中旬,他表示自己的Pershing Square Capital做空了2000多萬股康寶萊股票(成本據推算應該在45美元/股下方);另一位知名投資人Whitney Tilson稍后也表示自己做空了康寶萊以及其他一些直銷公司股票。
從下圖康寶萊的空單情況可以看出,康寶萊的空單從2012年5月開始劇增,到2012年12月31日,達到創紀錄的3729.83萬股,康寶萊的流通股大約1億股,也就是說康寶萊的做空比例達到了37.29%,而其中阿克曼的空單比例就占到康寶萊流通股的20%左右。
再來看康寶萊的多頭陣營:
![](http://ws3.cdn.caijing.com.cn/2013-02-16/112505245.jpg)
上圖是根據康寶萊2013年2月以來最新遞交的SC13G文件做的統計,截止2月14日,這些知名大機構的持股已經超過54%,加上未達披露要求的其他機構持股,康寶萊的機構持股比例是非常高的。
這些持有康寶萊的機構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富達基金、貝萊德等共同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這些此前也就是康寶萊的長期投資者,阿克曼之所以能借到2000萬股康寶萊股票進行做空,大部分應該是從這類機構投資者手中借來,這其實也算是阿克曼和這些機構投資者的對賭,如果康寶萊真的如阿克曼所愿股價暴跌至零,阿克曼可以在低位回補空單把股票還給這些機構投資者,而機構投資者可以獲得融券的利息,如果股價上漲,也可以讓阿克曼高價還股賺取價差。
另一類即丹·勒布、伊坎等所謂的激進投資者,丹·勒布的Third Point在2013年1月即買入8.24%的康寶萊股票,并公開表示康寶萊被嚴重低估;伊坎則和阿克曼展開多輪激辯后,入股康寶萊。丹·勒布、伊坎的投資風格都是經常在入股后,會對管理層施加重組等壓力,丹·勒布前幾年在投資雅虎一役中名聲顯赫;伊坎的手法是惡意收購看中的公司,之后推進公司管理或策略的改革,讓公司股票在短時期內快速上升,然后套現,因此被《財富》雜志稱他是這個星球上最成功的投機者。這兩名激進投資者買入康寶萊,都有可能在未來對該公司發揮更多的影響力,伊坎則已經表示將和康寶萊探討私有化的可能性。
阿克曼的風險
對一家流通股只有1億股的公司,一家基金就借了2000萬股進行做空,面臨以下風險:
一是做空的融資和股息成本:阿克曼需要為自己的融券支付利息,同時,康寶萊每個季度大概有0.3美元/每股的分紅,這個股息也需要阿克曼向股票出借方支付(粗略計算,阿克曼大約每個季度要支付600萬美元康寶萊股息);
二是被逼空的風險,比如伊坎、丹·勒布等繼續買股票推高股價、富達等大型基金不再借股導致阿克曼必須回補、康寶萊加大回購或提高分紅或資本重組或私有化等;
三是來自阿克曼基金持有人的贖回壓力,此前福克斯商業網絡(FOX Business Network)報道稱,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資者對阿克曼做空康寶萊感到憂慮,有可能將贖回股份。多空大戰拼的是資金,如果阿克曼的基金遭遇贖回風波,有可能被迫平倉。
康寶萊多頭的風險
一是阿克曼等空頭找到更多的證據來證明康寶萊生意模式有問題,是非法的,比如上周阿克曼發布了一份246問康寶萊的大字報質疑該公司,導致康寶萊股票回調;
二是美國政府組織的介入,比如此前市場一直關注FTC是否會介入對康寶萊的調查,這也是阿克曼第一份報告的重要判斷,1月底FTC宣布Fortune Hi-Tech Marketing為非法傳銷并將其關閉,使得康寶萊股價大跌,2月初《紐約郵報》一個關于FTC有可能調查康寶萊的烏龍報道也導致康寶萊股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