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保羅生物被罰,牽出保健品委托代工新規
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3月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將繼續以“護民生”為中心,深入推進“鐵拳”行動,突出“保安全”和“反欺詐”主題。
再結合今年3·15晚會對于食品安全以及虛假宣傳等問題的重視可以看出,2024年食品安全仍舊是國家重點監管領域,尤其是持續火爆的功能性食品方面,包括保健營養品的委托代工行業,都將成為監管的重點。
中加保羅因委托代工被罰
委托代工是不少直銷產品選擇的方式,這種模式能夠在保證高研發性能的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合理配置資源、提高市場反應速度,縮短上市周期。直銷企業選擇委托代工的不在少數。
但這樣的方式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因委托雙方安全責任不夠清晰、委托生產信息不夠透明、跨地區監管協同不暢等問題導致的監管困難,也是食品安全監管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近日,北京一企業,就因為委托生產保健食品不合格被罰了。
今年1月,據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顯示,安徽圣焱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阜陽)銷售的、標稱北京中加保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安徽圣焱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阜陽)生產的保羅牌葛根靈芝孢子粉膠囊,霉菌和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1月17日發布的食品安全抽檢不合格信息
因此,作為委托方的北京中加保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委托生產不合格保健食品,被北京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罰款6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628.5元。(京通市監處罰〔2024〕91號)
北京中加保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正是保羅生物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截取自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委托代工新規來了!
1月10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獲悉,《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規定,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進行委托生產。
納入地方立法管理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等生產經營主體不得從事食品委托生產活動。
根據食品生產許可有關要求,需要完整工藝生產的食品,不得委托多個受托方分段生產。委托方不得將同一保健食品分段委托生產。
3月5日,總局表示《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共收到1346條意見,下一步,將根據征求意見情況進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推進有關工作。
保安全、反欺詐!保健品代工重中之重
眾所周知,作為日常健康養生的手段,各種功能性產品的受歡迎程度與日俱增。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印發的《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也明確指出要拓展功能性食品、運動營養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消費市場。
然而發展過程當中,商機之外,自然會伴隨著問題的產生,今年1月公安部召開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賈俊強表示:近年來,人民群眾康養保健需求迅速上升,相應食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與此同時,部分不法分子在保健功能類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情況較為突出,相關案件高發多發。
委托代工作為保健品生產的常規操作方式,在一項關于上海市保健食品委托生產情況的調查中顯示,上海市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中涉及委托生產的占比64.86%,委托生產的產品數量占比61.09%。可見,委托生產已成為保健食品的主要生產模式。直銷行業中,產品委托代工也不在少數。
《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修改提上日程,對于整個委托代工行業來說將進一步細化規范,圍繞“保安全”和“反欺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024年,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以“護民生”為中心,深入推進“鐵拳”行動,突出“保安全”和“反欺詐”主題。與食品領域相關的是,在“保安全”方面,提出將以宣稱鎮痛、安睡等功能食品為重點,嚴厲打擊非法添加藥品及其衍生物的違法行為。在“反欺詐”方面,也將重點查處發布虛假違法廣告等違法案件。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