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中國區總經理蔡孟紅:中國是全球投資‘熱土’,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去年中國經濟以5.2%的增速,貢獻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增長。中國發動機仍然強勁,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外交主題記者會上,外交部長王毅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如是表示。
多家外企高層接受中新網采訪時,對此話深表認同。面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重要信息,他們也認為,這將給企業帶來更多增長機遇。
“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2023年,中國吸引外資規模有所下降,這也讓外界開始炒作“外資撤離中國”。
但不容忽視的是,去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7%。數量增長的同時,投資結構也在優化,中國高技術產業引資占比達到37.3%,比重創歷史新高。
近期一些外國商會調查報告也顯示,絕大多數在華投資的企業都表示不會減少投資,有很高比例的企業將繼續把中國作為全球首選或者前三投資目的地。
可以說,外商對中國的投資依舊保持高度熱情。這一點,在中新網記者與外企高層交流時也能深刻體會到。
“當今的中國是全球投資‘熱土’,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康寶萊中國區總經理蔡孟紅表示,中國消費市場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為外企在華長遠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機遇。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企之一,GE醫療全球執行副總裁、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軼昊觀察到,中國的醫療大健康行業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之一,認為中國醫療行業十年內的變化將超過過去百年里發生的變化。
“我們相信,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比中國速度更快的還是中國速度。”張軼昊稱。
“任務清單”帶來更多增長機遇
除了堅定看好中國市場,外企高層們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些表述也印象深刻,認為其進一步增強了投資中國的信心。
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中,“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被重點提及。
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對此深有感觸,“當各類市場主體能夠在一個大市場中充分競爭、共同合作、互利共贏,我相信中國市場會迸發出更大的潛力,這也會為企業增添信心。”
在加大吸引外資力度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
面對這一重磅信息,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制造業市場將更加開放,外資企業能夠享受與國內企業同等的待遇和機會。“中國是個發展快、潛力大的超大規模市場,中國政府的工作任務將為愛普生帶來更多增長機遇。”
“春風”襲來,外企加碼“投資中國”
在提供更大發展空間的同時,如何讓更多外資企業“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此前,中國政府在多個場合密集部署外資工作,有步驟、有重點地發布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
肖松注意到,其中,“外資24條”六成以上政策舉措已經落實或取得積極進展。“這一成果體現了中國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踐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承諾上所作出的努力。期待各地、各部門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讓外資充分感受到中國打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的力度。”
面向外資的“春風”也刮到了很多外企的心中。一段時間以來,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外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發展機遇,加碼“投資中國”。今年多個外資新項目簽約或動工,僅1月份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就達4588家,同比增長74.4%。
從官方消息看,2024年,更多的外商投資促進舉措正在部署和落實。
緯邇拓中國業務主管合伙人朱錦華也期待,通過減少行政審批、降低企業成本、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中國可以吸引更多國內外企業投資并擴大產業規模。“這將為經濟增長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推動力,同時助力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