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十大營養熱詞解讀 | 沖上熱搜的阿斯巴甜還能不能吃?
2023年度十大營養熱詞
2023年12月9日,在第一屆國民營養素養大會上,發布了“2023年度十大營養熱詞”,小U帶大家一起劃重點,深入了解與健康息息相關的這些熱詞。
今年7月14日,阿斯巴甜致癌的新聞沖上了熱搜。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物質(2B類)。
那,阿斯巴甜到底有沒有危害?還能不能繼續使用呢?
阿斯巴甜為何廣泛被使用
因為它滿足了人類“既要甜又要能量低”的需求,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但能量卻是其1/200,可以在感受甜度的同時幾乎無熱量攝入 [1]。
正因為如此,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被廣泛添加到飲料、口香糖、酸奶、冰淇淋、牙膏、維生素咀嚼片、止咳藥水等食物、保健品、藥物中。
致癌物質(2B類)一定致癌嗎
決定是否致癌,需要看兩個因素。
第一要看“致癌能力”,能力是1類>2A>2B>3類,其中2B是對人類可能致癌但缺乏充分科學證據[2]。
舉例子,我們熟知的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65度以上的熱飲屬于2A,致癌級別要高于阿斯巴甜。和阿斯巴甜在一個級別的還有蕨菜(含有原蕨苷的成分)、泡菜(腌制蔬菜)和手機輻射(電磁輻射)等。
吃多少可以產生致癌性
這就談到是否致癌的第二個條件,即暴露水平,簡單的說“離開劑量談致癌就是耍流氓”!
這也是為什么WHO和FAO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也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評估報告,重申在日常用量內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每日容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40mg,可在這個每日限量內放心食用[3]。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50公斤,每天攝入阿斯巴甜不能超過2000mg。不同飲料含有的阿斯巴甜不一樣,一般不超過200mg,也就是說每天喝10瓶之內是安全的。
同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也開展了我國居民的阿斯巴甜攝入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我國與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人群的攝入量接近,均遠低于目前國際普遍采用的每日允許攝入量,按照我國現行標準規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與JECEA評估結論一致。同時提出將通過最嚴謹的標準和最嚴格的監管,確保食品安全的底線[4]。
平時要如何對待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的學名是天門冬酰苯丙胺酸甲酯,在體內分解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酯,其中前兩個是氨基酸,即蛋白質的組成成分;后者甲酯是對其安全性爭議較大的部分,但含量極低,代謝快,可被人體快速吸收[1]。
其實,2.8 mg/dl的阿斯巴甜,只需要一點點就可以讓人感覺到甜味[1],大家不用擔心企業過量添加,畢竟加多了真的會齁得發苦。目前全球有 90 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允許使用阿斯巴甜,包括美國、歐盟、澳新、英國、日韓等,所以該吃還是可以吃。
但是,健康還需要科學飲食,凡事不過量,不要過度依賴代糖飲料,減少對甜味的過度嗜好。
參考資料
1.阿斯巴甜的毒性及其合成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沈陽醫學院學報,2018
2.https://monographs.iarc.who.int/agents-classified-by-the-iarc/
3.https://www.who.int/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4.https://www.cfsa.net.cn/Article/News.aspx?id=92275674C4426515F128571460945F8690E6242D2A95B79C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