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活菌、無需沖泡!益生菌市場“新貴”來襲
隨著,安然眾合復合益生菌上市,“千億活菌、即食即補”再次將“益生菌”這個話題推向了行業熱門。就目前來看,益生菌產業的潛力一直被看好,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然而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也在逐步顯現,缺少的就是一個標準。
千億活菌,讓你不再難選
對于益生菌的火爆已經無需贅述,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讓益生菌成為了“寵兒”,而益生菌的功效,對于腸道菌群的調理最終讓人們收獲健康體魄,這就是消費者不斷追逐益生菌的主要原因。
不過,目前就市場上的益生菌產品來說,種類繁多,消費者如何去做選擇反而成為了難題。林林總總的各類益生菌產品,讓人難以取舍,這也讓“益生菌怎么選”一度成為熱搜話題。近日,安然眾合推出了一款新的益生菌產品:復合益生菌(即食型)。在其包裝盒上明確標注:出廠檢測活性益生菌≥1000億CFU/袋。該產品包含5種專利菌株:
長雙歧桿菌BL21,活菌數200億CFU/袋;
如雙歧桿菌BLa80,活菌數200億CFU/袋;
嗜酸乳桿菌LA85,菌群數150億CFU/袋;
鼠李糖乳桿菌LRa05,菌群數150億CFU/袋;
植物乳桿菌Lp90,250億CFU/袋。
除了這五種明星菌株之外,真空冷凍干燥技術減緩活菌數衰減,三層包埋技術提高益生菌存活率。而且該產品呈顆粒狀,拆袋即食,無需沖泡,主打方便快捷。該產品的上市,可以說是加劇了益生菌市場的“另類”競爭。
唯有標準方能約束市場
益生菌市場的火熱以及產品琳瑯滿目,讓消費者們看起來是一番熱鬧景象,而現實卻是一片混亂,這就是益生菌市場的現狀。主要問題:
首先,技術難題。在益生菌行業,有著兩大難題,都是關乎菌株的生存問題,1、貯存時的存活率。2、消費者食用后在腸道中的存活定值率。畢竟益生菌對于生存環境要求極高,熱度、濕度和PH環境都需要達標,否則可能會讓菌株死掉,從而導致食用了產品之后卻沒有效果。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益生菌產品多采用國外菌群菌種,國內有自主知識產權并且已經實現產業化的菌種較少,制約了我國益生菌產業的發展。
其次,虛假、過度宣傳現象嚴重。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種類巨多,為了搶占客戶,不少產品在宣傳上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對于益生菌帶來的效果進行夸大宣傳,甚至將益生菌包裝成有病治病、祛病強身、包治百病的萬能藥物。包括對益生菌產品菌群的含量介紹等都夸大甚至虛假宣傳。同時,一些小型營養品企業不斷掛靠大型藥企,產品名義上歸屬大牌企業旗下,實則生產廠家和品牌授權沒有任何的實質關系。所以說,在益生菌市場,虛假和過度宣傳現象非常嚴重。
最關鍵的一條是:行業標準模糊缺失,沒有成型的規則和標準去約束益生菌市場,問題就會頻現。
高活性益生菌標準取得突破
雖然前面提到的益生菌市場如今亂象叢生,但是畢竟作為近幾年增速最快的營養保健領域的細分市場之一,中國益生菌市場規模逐年都在增長,據XYZ-Research整理的市場調查資料顯示,2018-2021年,益生菌市場規模從612億元增長至926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17.1%,2022年底國內益生菌市場規模進一步上漲至1000億元以上,達到1060億元左右,較2021年同期增長14.5%,預計2025年將達到接近1400億元的市場規模。
2023年8月3日,高活性益生菌領先品牌樂力攜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網易健康、京東健康在北京發布《2023高活性益生菌白皮書》。邀請了多位營養及醫學領域專家協作,圍繞益生菌概述、行業現狀及問題洞察、發展趨勢、高活性益生菌標準4個方面進行闡述,旨在探討益生菌行業發展問題,提高企業和消費者對高活性益生菌標準的重視,推動益生菌朝高活性和規范性的方向邁進。
此次《白皮書》提出了非常有針對性的建議,包括菌株試驗研究;優質高活性益生菌標準體系的建設等相關措施和內容。而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未來的益生菌市場更加規范化以及更具競爭力。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益生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