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極保健品涉嫌傳銷屢遭曝光投訴
據中國質量萬里行報道,一家直銷公司,因為劣質產品和涉嫌傳銷,屢屢被消費者投訴,且多次被媒體曝光,但其行為不僅沒有收斂,相反卻毫無顧忌,繼續市場擴張。人們不禁要問:這種對消費者呼聲置若罔聞,不斷違犯國家規定的公司行為,究竟有沒有底線?疑似傳銷究竟由誰來確認監督?而引人沉思的是,直銷與傳銷清晰的市場邊界究竟在哪里?
總部位于廣州的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5年前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從事保健食品類產品營銷。然而今年以來,卻屢遭消費者投訴及包括中國質量萬里行、人民網、新華網等權威媒體的曝光,對其營銷行為產生5大質疑:
1、涉嫌傳銷
按照《直銷管理條例》規定,教師、醫務人員、公務員不得從事直銷活動,然而媒體調查發現,包括山東等地的許多消費向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反映,無限極直銷員并沒有對職業進行限制,公司通過疑似“洗腦”的課程培訓,學員購買498元產品,然后登記身份證辦卡,很容易就成為了無極限的直銷員,近年來,其隊伍不斷擴大。而“如果想要迅速賺錢,就利用朋友推薦朋友的方式購買產品”,其類似傳銷的方式非常可疑。
2、宣揚暴富
今年3月,無限極山東德州專賣店在當地舉辦“招商活動”,實際上,山東省并不在國家批準的直銷范圍內。不僅如此,據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調查發現,在800人規模的宣傳會上,公司一位高級領導公開宣稱,加入無極限,只要半年,月收入就能達到6萬元以上,“只要聽話、相信、照著做”,就算不拉人頭、不發展團隊,只賣牙膏,就可以短期內成為百萬富翁,“傻子一年都能掙60萬”。
3、產品誤導
目前藥品尚未在國家批準的直銷產品范圍內,同時還規定,保健品屬于“食”字批文不具備治療功效,更不能以藥品出售。而無限極公司獲準直銷的產品,都是保健類食品;而其在各種場合和各類方式的宣傳中,誤導消費者把他們的保健品當成神奇的藥品。如利用所謂“免費體檢”,查出你身體上的“各種病”,然后引導你購買產品,再比如經常用一些醫療術語誤導消費者,或者或者故意在一些藥店中穿著白大褂冒充醫務人員,明目張膽地向消費者宣講保健品根本就不具備的醫療功效。
4、夸大宣傳
無限極不僅誤導人們將其保健品當成藥品,同時還漫無邊界地夸大宣傳,如它獲批的“無限極女士口服液”,國家核準的功能為“延緩衰老、免疫調節”。而在公司的宣傳單上,卻增加了“溫補腎陽、益氣、壯筋骨”的功能。有的產品在宣傳中還變相聲稱不僅能治療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甚至在有些地方鼓吹它的產品“能治不孕癥”。
5、產品劣質
來自人民網的報道稱,有消費者投訴稱在無限極的一種瓶裝保健品內,竟然發現有煙頭,并有照片為證。還有消費者稱在一種口服液中,竟然還喝出了“象蟑螂那樣大的蟲體”,導致消費者身體出現嚴重不適。更加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公司方面對出現的類似事件,要么拒不承認,要么置之不理。
從無限極公司的“市場特點”人們不難看出,市場上類似的企業行為并不是孤立的。中國直銷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總有些企業或“打擦邊球”,或利用政策和規則,變相違規甚至違法從事相關活動。
因此,在呼吁相關政府部門充分發揮監督職能的同時,中國質量萬里行也深刻地意識到,中國目前的直銷業,仍有一些很具體的繞不過去的疑難問題,如例:究竟如何才能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地判斷出什么是“傳銷”?什么才是“直銷”?一方面市場對諸多食品的宣傳中,也有或明或暗的保健“醫療功效”,那么另一方面,保健品這一概念“食品”,對身體到底有沒有保健作用?保健作用到底算不算是醫療功效?為什么總有些直銷公司經常會出現“傳銷”的嫌疑?如何才能更簡單、更鮮明地消除公眾對“直銷”和“傳銷”的模糊認識?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政策研究部門、市場專家、企業和媒體共同參與,通過深入探討,明確概念,匡扶正道,優勝劣汰,促進中國直銷業自身健康快速發展,并通過向國際先進經驗學習,從而建立中國自己的直銷企業大品牌
- 無限極,保健品,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