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模式轉彎,是時候了
直銷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進入了下半場,營銷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沉寂三年之久的“疫情寒冬”已然成為了過去式,但是嗅覺敏銳的人會發現,今年的“小陽春”并未如期而至,很多直銷人開始焦慮了,為什么營銷動作都做了,但市場反應依然平平。
事實上,我們只能適應市場,而不能改變市場。
長期以來,直銷都在錯誤的道路上狂飆激進,只有到了枯水期,才能觸底見到一路走來的航道。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從這一輪寒氣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制度導向之下
直銷文化需轉彎
如果要總結直銷行業,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但中國直銷二十年來,提供非常多的案例。
在過去的直銷文化,一直以制度為重。許多企業也認為,一種好的制度設計遠比其他方面更為重要,因此將直銷企業的分配方案或者獎勵方法放置于第一位,憑此吸引事業伙伴的加入。彼時的直銷行業,與其說是賣產品,不如說是在販賣成功,包裝完美的制度之下,是赤裸裸的“造夢工廠”。于是,在直銷系統的生命周期之中,逐漸形成了制度——文化——產品的管理閉環。
鞏固團隊的地基成為了利益制度,而非產品核心,這就使得一旦制度崩壞,團隊成員也就很快消散,并且制度本身受到成功的誘惑,只計較一時的財富,失去了長遠考量。事業伙伴選擇企業,往往只顧著成功,興奮地投入到了某些直銷企業編織的致富懷抱之中。但現實往往不會那么容易,沒有好的產品與文化的支撐,他們很快就會消耗完熱情,立刻陷入迷茫和懷疑,這在直銷行業之中十分常見。
有一句話說,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就要什么樣的企業制度。其中就說明了,先有文化而后才有制度,而文化必須依賴于產品這一實物之上。于是,現在的直銷模式必須轉彎,以產品——文化——制度的先后次序。
事實上,中國直銷文化一直都是以自助助人的良善價值示人的,這也決定了直銷制度從根本上是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的。而今天,我們面對更為復雜的境況,回歸到產品本身上來,以產品為核心、文化為導向、制度為路徑的正確模式,方能行穩致遠,永續經營。
從過去的空口造夢
回歸產品的底層邏輯
如果要總結直銷行業,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但中國直銷二十年來,提供非常多的案例。
在二八定律模式下,某些直銷企業紛紛開啟“造夢”狂潮,隨后逐漸出現買空賣空、夸大其詞、惡意欺詐、強迫交易等現象,演變為野蠻生長發展態勢,并殃及整個直銷行業。劣幣驅逐良幣,在這種氛圍之下,企業早已忘記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好產品。其中的企業邏輯主要包括:
“造夢”
長久以來,我們的企業往往成為“成功學”的代名詞,成功仿佛是一種極其容易的事情,那種狂熱的、自大的、張狂的、激進的亢奮姿態如同一針熱雞血,“要成功先發瘋”,讓所有渴望成功的事業伙伴陷入一種虛擬的想象之中,然而現實往往更為冷靜,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一夜暴富的神話。
“會展”
很多企業容易忽視與事業伙伴之間的溝通,而更在意會展活動,比如活動的規模與頻次。但是,事業伙伴其實更加渴望與企業進行良性互動,活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借助活動這一媒介溝通雙方,最終促進雙方的交流。
事實上,無論是“成功學的造夢”,還是會展活動,都指向了一條方向,那就是取得事業伙伴的信任,這才是企業最有底氣的自信。如今,所有的直銷企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但具有前瞻性眼光的直銷企業已經發現,當下首先必須放下焦慮,回歸產品的底層邏輯。
產品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核心,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是成功的關鍵。只有產品,才是聯系企業與事業伙伴之間唯一的實在媒介。
所謂產品的底層邏輯,指的是構成產品的核心要素,它們共同定義了產品的基本特征和用戶價值。其中,產品的底層邏輯主要有以下關鍵要素:
目標客戶:
產品是解決目標客戶特定需求的核心方式。換句話說,產品必須聚焦目標用戶的需要,而非盲目生產。
衍生價值:
優秀的產品從來不只是產品,它還包括產品功能、用戶體驗和市場定位等等方面,用以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例如,沃爾瑪圍繞“顧客永遠是對的”的經營原則,推出了開架銷售、24小時經營、連鎖經營、倉儲式銷售,會員店、全球定位系統,這一切都是產品之外的營銷方式,但卻改變了世界百貨行業的發展走勢。
不只是直銷行業,環看世界優秀企業,沒有一家不是專注產品本身的,此外,產品的底層邏輯還要求企業應該抬起頭,或者走出去,傾聽目標客戶內心的聲音,了解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聚焦商業“普世化”
才能真正推動直銷行業發展
老詞重提。
在今天這個困難時期,“普世化”顯得尤為必要。產品、文化、制度都是這個過程的必要元素。
似乎直銷企業已經忘記了“普世化”價值,企業中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多年來,許多公司宣揚的企業文化是“奉獻 真誠 ”之類的陳詞濫調,但卻忘記最深層次的理解,那就是落地。
往往最簡單的概念,藏著最深刻的智慧。真正優秀的企業文化從來不是口號,而是一種與員工、合作伙伴的互惠關系,更體現在這種“普世化”價值在公司日常運行中的清晰應用。
首先,企業戰略需要具有明確、具體的價值觀,而非理想化的空洞原則。
比如,行業內中的某個代表企業就擁有明確的價值體系:價值觀是品牌的內核,品牌是企業的終極目標。
圍繞品牌發展,該企業整合自身資源,提出了自身成長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見微知著,看到市場趨勢
第二階段: 微而不凡,加速資源融合
第三階段:無微不至,用事來成全你人生的美好
第四階段: 微力無限,體現需要價值
其中的核心就是“用良知創造美好”,良知意識既是一種企業戰略,也是一種企業精神,它最大程度地將事業伙伴放置于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位置,讓事業伙伴感受到了“利益最大化”。
具體表現在公司價值觀:
一是產品導向;
二是深度服務;
三是價值輸出;
四是創新發展;
五是正心正念;
六是長期主義。
產品導向、深度服務、價值輸出就是堅持產品的底層邏輯,而創新發展是企業動力,長期主義是企業路徑,正心正念則讓發展成為了吸引客戶的共贏策略。過去傳統的直銷模式是不斷地造夢,制造出一個個轟動的“噱頭”,用以吸引事業伙伴的支持。
直銷行業長久以來將目光投向在“成功”的結果,而忽略了過程。隨著行業情況的不斷變化,一味“洗腦”造夢的直銷模式應該打出休止符了。值得期待的是,許多先行企業已經用新理念不斷地為直銷行業的發展打開新的通路,注入新的活力,直銷未來依然屬于每一個期待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