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出口至RCEP成員國化妝品總額升至15.1億美元
4月16日,《RCEP化妝品市場研究報告(東盟篇)》在“中國化妝品國際合作論壇”上發布。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RCEP化妝品市場研究報告(東盟篇)》在“中國化妝品國際合作論壇”上發布。根據報告,2022年,中國出口至RCEP成員國的化妝品總額從2021年的9.8億美元顯著上升至15.1億美元,同比增長53.8%,占中國化妝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2%上升至26.4%。相比較市場逐漸趨于飽和的歐美地區,RCEP區域對中國化妝品產業國際合作更具潛力。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茂春在論壇上表示,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據估算,RCEP協定覆蓋的國家和地區占全球40%以上的化妝品市場份額。相比較市場逐漸趨于飽和的歐美地區,RCEP區域對中國化妝品產業國際合作更具潛力。
4月16日,《RCEP化妝品市場研究報告(東盟篇)》在“中國化妝品國際合作論壇”上發布。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供圖
王茂春表示,報告旨在為行業提供一手資料,為中國化妝品企業以RCEP契機,大力發展東盟市場提供詳盡指引和權威參考,助力國產化妝品“出海”。化妝品市場規模逐年增加
根據報告,伴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美麗經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今,國內國際化妝品消費理念日趨增強,化妝品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國內化妝品的市場規模逐年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2014年至2021年,化妝品零售額穩步上升,巔峰直至4026億元人民幣,雖在2022年下跌至3936億元人民幣,但2023年的化妝品市場規模仍然可觀。2023年1月至2月化妝品品類零售總額為6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贏得開門紅。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隨著近年來國貨化妝品的強勢崛起,中國化妝品品牌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022年,中國化妝品類商品貿易逆差為166.7億美元,較2021年減少14.3%,化妝品類商品進口總額達223.9億美元,同比下降10.2%;出口總額達57.2億美元,同比增長17.8%。進口來源地集中在歐美和日韓地區
報告顯示,中國化妝品進口來源地主要集中于歐美和日韓地區,2022年中國進口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法國、日本、韓國、美國和英國,占據中國化妝品進口總額的83%。法國首次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第一大化妝品進口來源地,對中出口同比增長了0.96%,而日本則自2019年成為中國第一大化妝品進口國以來首次出現對中出口負增長的情況,同比減少9.12%。排名六到十為的國家分別是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德國和瑞士,占據了中國化妝品進口總額的10%,且這一比例近年來保持穩定。
從進口產品類別來看,中國進口額最大的化妝品類別是美容護膚品,2022年該類產品的進口額達到了180.32億美元,占化妝品進口總額的81%,較2021年減少了11.2%。個人護理類產品是中國第二大化妝品進口類別;從細分領域來看,中國進口額最大的產品是潔膚類產品、香水及花露水、唇用化妝品、護發品和洗發劑(香波)。中國化妝品出口市場相對分散
報告顯示,與進口不同,中國化妝品出口市場相對分散。2022年,美國是中國化妝品出口第一大市場,對美出口占中國化妝品出口總額的21.6%,出口額為12.4億美元,同比增長3.6%。緊隨其后的有英國、日本、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荷蘭、澳大利亞和菲律賓。有36.7%的出口額由其他國家和地區組成。
出口到RCEP國家化妝品總額升至15.1億美元
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出口到RCEP成員國的化妝品總額從2021年的9.8億美元顯著上升至15.1億美元,同比增長53.8%,占中國化妝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2%上升至26.4%。以此來看,RCEP給中國化妝品行業在出口方面帶來了無限商機,企業應抓住機遇,繼續擴大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與進口相似,中國2022年出口金額最大的產品類別是美容護膚品,總額為28.3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其次是個人護理類產品,出口額達26.4億美元,同比增長21.7%。
從細分領域來看,在美容護膚類產品中,中國出口以護膚和彩妝類產品為主,其中,彩妝類產品(粉、眼用化妝品、唇用化妝品)出口額達11.5億美元,占美容護膚類產品出口總額的43.5%。在個人護理類產品中,脫毛剃須類產品出口額最大,達9.3億美元,其次是口腔護理品,達6.7億美元,身體護理品和頭發護理品出口額則分別為5.7億美元和4.3億美元。利用好規則政策強化進出口
報告指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化妝品產業鏈、供應鏈完整高效,同時電子商務應用在中國的大規模普及,均給中國化妝品產業“走出去”積累了豐厚的實力和經驗。東南亞國家雖然有統一的東盟組織和統一的化妝品管理機構,但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化妝品消費習慣、管理運行方式,因此如何拓展東南亞市場還需要針對具體國家具體分析和具體操作。
報告建議,中國美妝企業要重視RCEP規則、政策的學習和理解,利用好規則政策,從自身優勢出發,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進口與出口,互利互惠,共同促進美妝產業的無障礙交流互通。同時,建議設定相應的支持政策,甚至設立專門的基金項目支持美妝的國際化發展。注重當地化方式,注意新零售手段。
報告還建議,利用好跨境電子商務政策。相比于傳統復雜的市場注冊、備案程序,目前跨境電商平臺、支付、倉儲、物流不斷升級完善,再加上高速增長的互聯網用戶,給化妝品企業創造了一個相對成熟、穩定的出海環境,是中國品牌“走出去”的一條不錯路徑。
“中國化妝品國際合作論壇”于今年4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市昌平區舉辦,旨在推動中國化妝品高質量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以北京市“兩區”建設為契機,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中國化妝品產業的新突破、新跨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