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拍藝術品可獲高額返利?這個傳銷套路要小心!
近日,福清法院對一起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案件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對涉案的五人依法提起了公訴。
競拍藝術品是幌子
“拉人頭”集資是真
2021年9月份,陳某某、陳某等人注冊了兩家公司。他們利用口頭介紹、微信群、培訓會等方式,對外宣傳該公司的運作模式、盈利前景,發展大量會員。
福清市人民法院刑庭法官 薛秀翔
被告人以低價三百元至五百元或者更低的價格,購入一些字畫、玉石、隕石,然后在該公司的APP平臺上進行掛售。
該平臺設置了競拍溢價規則,注冊會員競拍后就可以將藝術品溢價掛售,再由其他會員競買,競買會員直接將競拍的人民幣資金轉到掛售會員提供的賬戶,然后在下一個周期再次溢價掛售。
福清市人民法院刑庭法官 薛秀翔
三五百元買來的商品,在APP平臺上面拍賣到一萬元到兩萬元不等的置頂價,到達置頂價的時候,公司可以對這些產品進行回收。
60余名會員損失超800萬
法官提醒切莫急功近利
聽起來是個穩賺不賠,一本萬利的買賣,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該平臺還規定會員,想要參與競拍必須先買“拍賣券”,而“拍賣券”只能向上級會員購買,不能越級。
會員可以通過加價出售“拍賣券”給下級會員賺取差價。而公司則是通過藝術品初始競拍以及在每次競拍中抽取服務費、寄存費獲利。然而這樣一家建立在謊言之上,依靠吸收新進下線資金運轉的公司,在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所謂的生態系統都會瞬間瓦解。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有60余名會員報案,損失合計超過800萬元。
這起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福清法院將擇期作出宣判。
福清市人民法院刑庭法官 薛秀翔01
它是利用你想要一夜暴富的心理,引誘你參與到這個活動;
02
還是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戒除掉這些急功近利、投機暴富的心態,立足個人的實際,誠實地去勞動,勤勞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