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持續升溫 莫輕信轉板獲利
隨著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數量的穩步增加,新三板市場也成為資本市場熱點之一。“最近新三板、創業板表現不錯,你開通交易權限了嗎?”3月17日,在中原證券紫荊山路營業廳,記者注意到,“開通新三板交易權限”成為一些投資者咨詢的關鍵詞。
今年以來,中小企業登陸新三板的熱情持續高漲。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今年新三板新掛牌企業已達到86家。不過,隨著資本市場日漸火熱,新三板領域一些涉及投資者保護的典型案例開始出現。業內人士提醒,警惕針對新三板設計的騙局與違法行為,應通過正規渠道合理參與。
日前,河南證監局在官方網站公布了十大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其中兩項案例涉及新三板領域,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在“新三板轉板騙局”案例中,有人宣稱某新三板掛牌公司將來會轉到主板、創業板或科創板上市,投資者如購買該公司股票,轉板成功后可獲得六到十倍投資收益,并稱如投資者自有資產不足可將錢款匯至某中介機構,由該中介機構代為購買。
“近年來,新三板‘轉板騙局’屢見不鮮,其中以‘高額回報’為餌騙取客戶資金為實的違法行為危害性較大。相關行為往往與非法證券活動、操縱市場以及場外配資等違法違規行為相交織,甚至涉及犯罪活動?!睎|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規總監郭旻說。
同時,郭旻也提醒,市場投資者應當通過監管機構、行業自律組織官方網站或官方渠道查詢了解正規的證券經營機構與證券交易場所。證券經營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賬戶實名制管理,引導市場投資者理性參與證券投資,保護其合法權益。
針對“投資者提供虛假信息開立新三板賬戶”案例,河南仟問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祥文介紹,投資者應當如實提供相關材料。投資者信息發生重要變化、可能影響其分類的,應當及時告知主辦券商。
隨著受關注程度提升,市場上出現一些針對新三板設計的騙局,利用電話、微信、互聯網等渠道傳播虛假信息,用描繪“美好”愿景方式引誘人們上當,如虛假發布擬IPO、轉板、并購以及定增等信息。
由于門檻較低,掛牌數量多,新三板市場的投資風險相對較高。為此,河南省證券期貨基金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提醒廣大投資者,要認真了解投資門檻,準確判斷自身投資能力,要通過正規途徑進行咨詢、交易。此外,當有人提出資金出借、投資理財、配資墊資等經濟要求時,一定“擦亮”眼睛,切莫作出違法行為,謹防貿然投資引起重大經濟損失。
[此文來源:河南日報 記者 王昺南,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