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鼎益豐“玄學”投資
2月的某個下午,深圳市福田區紅樹灣1號寫字樓的電梯內,一群人正大聲交流著與投資和年化收益有關的內容,這些人以中年婦女和大叔居多。一位身穿白色西裝的中年婦女似乎是這群人中的骨干,她嘴里振振有詞,和一位穿著休閑裝的婦女攀談著并向其發出一起吃飯的邀請,但對方以“有事”為由推脫了,電梯門即將打開,她繼續對眼前這位聊天對象說,“你的收益我等下打電話再跟你溝通一下。”
《國際金融報》記者無意間碰到的這群人與深圳一家名叫鼎益豐的集團有關。這家集團推廣的“禪易投資法”在網絡中盛傳,經常為公司站臺的創始人隋廣義,自稱是一名道士,字“萬明子”。
記者在深圳實地調查發現,鼎益豐理財產品的高收益始終是個謎。深圳鼎益豐于2011年成立,但目前內地已無主體,只在香港還有上市公司主體。業務員通常利用身邊的熟人關系來尋找目標群體。
有爆料人向記者反映,鼎益豐創始人隋廣義有著一大批“信徒”,自稱是“鼎家人”。與隋廣義有著密切關系的是馬小秋,此人有著多個頭銜,目前擔任深圳馬氏盛族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馬氏盛族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同時還是3家香港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并擔任深圳市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
而深圳監管部門于2月19日發布的一則風險提示公告更是將鼎益豐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既然按照監管公告所言,不持有金融許可證、不具備從事金融業務資質,那為何鼎益豐能在深圳高調展業十余年?
宣稱“3年3倍收益”
“我們有好幾種理財產品,封閉期一年半、兩年、三年的都有。三年的產品有兩種,一種是180%收益,還有一種是300%收益。”今年2月,記者在某社交平臺認識了自稱是鼎益豐集團業務員的老林。
“180%”“300%”,記者在電話里聽到這兩個收益率時十分震驚。老林繼續介紹稱,產品主要做期貨市場的黃金量化對沖,投資門檻是10萬元,三年封閉期的產品分為兩種類型。三年180%收益的產品是每個月分紅2%,“比如你投資10萬元,三年分紅加起來是72%,還剩下108%的收益,產品到期加上本金一起拿回去,到期之后你可以拿到28萬元”。而三年300%收益的產品是每個月分紅1%,到期之后也可以全部拿到本金和剩下的收益。
在記者對如此高的收益表達出質疑時,老林向記者發出去公司辦公室看一看的邀請,并介紹了簽合同的流程:“合同跟母公司簽,簽完還需要拿到香港總部去備案,以前最快15天,但現在還要排隊,可能要將近一個月。不過你放心,只要簽了協議就能入公司系統,第一個月就能拿到分紅。”
記者最終以要跟家里人商量為由結束了這通撲朔迷離的電話。
能給到如此高額收益,這個集團在深圳是怎樣一個神奇的存在?《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來到位于深圳福田的紅樹灣1號寫字樓發現,該寫字樓3樓和7樓都與鼎益豐有著關聯。從3樓的電梯走出,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巨型的長白山模型,背后是嘉鼎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嘉鼎國際”)。
東方財富網顯示,2020年時,中國投資基金公司是嘉鼎國際的主要股東,持有3.4億股,而中國投資基金公司的股東中就有鼎益豐的身影。嘉鼎國際里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鼎益豐下屬的上市公司,3樓和7樓都有鼎益豐的公司。
記者隨后又來到7樓,這里有一面墻上掛著嘉鼎集團的Logo,隔著磨砂門能看到內部聚集了一些人在交流,并時不時有人從門里走出,上述記者在電梯內遇到的人中就有一部分來自這里。
當記者嘗試走進屋內咨詢投資有關的業務時,有位非常謹慎的工作人員攔住了記者,并要求提供聯系人的信息。
某二級市場投資人士告訴記者,一般做投資的機構對客戶都會邀請入門,而不是先問對方的“上線”聯系人是誰。
離開該寫字樓幾日后,記者約了業務員老林在深圳線下碰面。在線下見面時,老林顯得更為謹慎。他只簡單地說公司目前有兩類產品,一類是固收,一類是股權,但均未詳細展開介紹。
記者提出能否出示公司的產品備案資質和銷售資質后,老林的表述卻有些模棱兩可,他稱,前海金融30條的政策推出后,香港和內地的金融牌照可以互通使用。
但一位資深金融人士告訴記者,牌照不會通用,如果是牌照業務就必須先持牌,要展業還得申請,只是申請會方便些。
看到記者對公司的資質有所懷疑,老林繼續說:“你覺得沒有資質的話,我們公司能存活那么長時間嗎?”
離開前,老林對記者說,投資都有風險,任何公司都有優劣點,不會強迫投資,覺得合適就投資,畢竟見面是一場緣分。
監管部門警示風險
記者注意到,號稱開創了“禪易投資法”的鼎益豐一直在網上受到關于“龐氏騙局”“非法集資”一類的質疑,而今年2月監管部門的一則公告更是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
2月19日,深圳市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專班辦公室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關于鼎益豐相關業務的風險提示”公告稱,近期,深圳市相關部門陸續收到群眾關于“鼎益豐理財”“鼎益豐投資”“鼎益豐基金”等相關業務咨詢。經監管部門初步核查,“鼎益豐”關聯的主體眾多,且分布在全國各地,在深圳的經營主體不持有金融許可證、不具備從事金融業務資質。
上述監管部門指出,近年來,部分企業和個人在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情況下,以“投資理財”“原始股轉讓”“積分返現”“養老投資”等為名,銷售理財產品,具備“非法性”特征;承諾保本付息,按期返利,具備“利誘性”特征;向不特定人群募集資金,具備“社會性”特征。《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規定,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希望廣大市民群眾提高警惕。
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人很早就察覺到鼎益豐這家公司的風險,也有不少人選擇相信公司的“禪易投資法”。
譚先生在十年前就聽說過鼎益豐,但過于夸張的收益讓他遲遲不敢參與投資。當在十年后發現這家公司還存在時,他有所“心動”,家里人也投資了一點,買的產品年化收益率能達30%以上。譚先生說,最近有注意到監管發布的風險提示公告,開始留意產品的風險。
湖南的艾小姐身邊有不少朋友投資了鼎益豐的理財產品,從2017年至今,總投資額度達到上千萬。前期的投資返還了較高收益后,沒過多久,身邊的朋友又再次投了進去,“這是一個連環局”。她希望朋友們能夠走出這種投資怪圈。
四川的常先生曾被朋友邀請去參加鼎益豐在2018年開的一場年會,他不太能理解這種投資理念,認為這是一場“龐氏騙局”。但他的朋友選擇相信鼎益豐,購買的產品是股權投資。常先生很擔心朋友再次追加投資后是否會有風險,也擔心朋友可能陷入“龐氏騙局”。
實際上,采訪過程中也有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很認可鼎益豐這家公司,其中一位投資者表示自己還有朋友在鼎益豐工作,“聽說利息高就投資了,應該能拿到錢吧,否則公司怎么會存續十多年?”
另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說,不管孰是孰非,有一點是確定的,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到目前為止沒有虧過一分錢。
高調展業十余年
香港鼎益豐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香港鼎益豐集團”)官網顯示,該集團成立于2011年1月,目前管理資產累計超1000億港元,自稱是一家根植于中華優秀文化的大型跨國綜合資產管理集團,主要從事金融投行和投資管理業務。集團以隋廣義獨創的“東方古典哲學價值投資理論體系”為核心技術。這一理論體系也在網上被稱為“禪易投資法”。
東方財富網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投資基金公司(原名中國鼎益豐)的股東中有鼎益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香港鼎益豐集團、隋廣義、馬小秋等。
中國投資基金公司名下沒有實體資產,主要從事投資上市及非上市證券。自從隋廣義在2017年入主之后,其投資了眾多上市公司,包括中國智能、志道國際、ST天馬和彩虹股份等。
但該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并不好,2019年3月,中國投資基金公司曾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原因是其所披露各類文件中存在虛假、不完整或誤導性資料。2020年1月復牌,復牌之后股價跌至個位數。而在今年2月19日晚,深圳監管部門發布“風險提示公告”之后,中國投資基金股價遭遇連續數日大跌,2月20日大跌超15%,盤中最大跌幅一度達到37.7%,2月21日大跌近15%,2月23日大跌近20%。
隋廣義和馬小秋是鼎益豐的核心人物。香港鼎益豐集團官網顯示,隋廣義是集團董事局主席。馬氏盛族集團官網顯示,馬小秋擔任中國投資基金公司董事會主席。
據官網資料,隋廣義生于1962年,曾在1994年有過從政經歷,2011年創立鼎益豐集團并出任董事長,創立之初集團只有3人,到現在已有上萬名員工。從官網照片來看,隋廣義扎著長長的馬尾辮,留著灰白色的長須,整個人身形看上去略微有些瘦。
某公募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曾有公募基金經理與隋某接觸過,但對其充滿玄學的投資方法論一眼就看穿,隨后再沒業務上的往來。
目前已查詢不到鼎益豐在中國內地的官網,老林向記者介紹,鼎益豐在深圳所有的公司都是分公司和子公司,母體已不在深圳。
玄學理財何以被追捧
為何隋廣義會受到如此多的“信徒”追隨?
據自媒體“Tom真不想看你虧錢”向記者介紹,鼎益豐的發展模式是,通過成立多個子公司,以售賣原始股的方式向民間融資,承諾超高收益,再將融資用于投資證券市場,參與投資十幾家A股或港股上市公司,其中多為小盤股。
常先生告訴記者,“鼎益豐的模式是通過熟人介紹來拉人,以前業務員一般開始不會提投資的事,會跟你講茶道、佛教、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經過了解和熟悉,到最后才會談投資。不過,現在有業務員會直接跟投資者談投資。”
常先生通過其朋友了解到,在疫情以前,鼎益豐會在深圳召開晨會,但香港上市公司停牌之后,隋某就逐漸隱居幕后,只有馬某偶爾露面。后來晨會參加的人數也慢慢縮減。據常先生介紹,投資人兼業務員自稱是“鼎家人”,把隋某當成師傅,把馬某當成師母。
艾小姐也曾參加過鼎益豐的會議,但會議的內容有點過于“玄幻”。艾小姐稱,她在會議上和一些平臺上聽到或看到了“要建造第三世界的宇宙文明”“培養鼎一代、十代、二十代”“龍脈”等讓她覺得很離譜的內容。
自從資管新規落地以來,資管市場早已不存在“剛兌”的說法,但仍有一些投資者為高收益理財產品瘋狂。
常先生說,自己帶著好奇心去深入了解發現,鼎益豐會通過交流中國傳統文化、喝茶或者做義工等活動去篩選、發展潛在的投資者或者業務員。一旦發現拉不動投資者,就會選擇疏遠。常先生最后一次見朋友是2021年,當時朋友又追投了一筆,轉賬記錄大概是20萬元。
艾小姐說,鼎益豐的投資者如果買的是短期產品,短時間內便可嘗到“甜頭”,每個月會準時甚至提前收到利息。在產品投資期限內,業務員也會不斷了解投資者的家庭資產情況,試圖將其發展為業務員。身邊甚至會有朋友鼓動她抵押房產來投資,也有朋友去貸款來追加投資。
“我知道他們不靠譜,他們在玩擊鼓傳花的游戲。現在要隨時注意他們的動向。”譚先生說。
鼎益豐的產品除了合同有著很長的等待期外,打款方向也是一個謎。讓常先生不解的是,根據朋友最近的一次打款記錄,收款人是馬某的個人賬戶。
據老林介紹,鼎益豐以前的投資路徑是分到每一個項目,現在是直接投到總公司,由總公司統一分配,實行“3331”原則,有三成是用作部門儲備基金,有三成是用作金融方向的投資基金,有三成是用作市值管理,還有一成是做借殼上市買“殼”用。
但投資者自己沒法看到公司的操作,“這屬于商業機密。需要你自己去分辨,你覺得好就好,覺得不行就不要投。”老林說。
警惕“龐氏騙局”
近日深陷輿論風波的鼎益豐,被眾多投資者質疑其“玄學”理財的真實性。
而就在今年2月24日,證監會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6178號建議的答復”中明確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嚴厲打擊利用天干地支、陰陽五行風水學說預測股市等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合法權益。
“玄學投資沒有理論依據,也經不起實踐檢驗。市場上出現的所謂玄學投資,如果與非持牌經營、許諾高額收益、吸收公眾資金等特征相聯系,基本上可以判斷屬于違法違規行為。這種情形下,玄學投資只不過是違法違規經營的新馬甲而已。”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泰資本董事王東偉告訴記者,市場出現“玄學”投資方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某些人的好奇心、追求神秘體驗的心理,或者是一些公司為了吸引投資者而采用的營銷手段。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認為,與全球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相比,中國金融市場對投資者教育普及方面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還相對薄弱,不少機構把這種玄學包裝成“中國特色的投資哲學”兜售給不明真相的廣大投資者。
“凡是投資沙龍或者見面會中的宣傳材料和宣講實際內容大量使用未明國學且反復強調投資者心態調節和內在修為的,只要超越了宣講者個人感悟而涉及到了對大眾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推介,一律可以視為玄學投資大類。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尋求法律援助。”陳佳表示。
在鼎益豐的業務模式中,發展更多“下線”被眾多投資者提及,同時是否為“龐氏騙局”或“非法集資”也被眾多人士詬病。
王東偉建議,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避免陷入“龐氏騙局”中:一是要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進行投資,如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避免投資于沒有執照的公司或個人;二是要仔細閱讀投資合同和產品說明書,了解投資產品的基本情況和風險;三是要選擇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率;四是要保持警惕,避免被高額回報、無風險投資等虛假宣傳所迷惑。
爆料人所稱的鼎益豐“擊鼓傳花”游戲最終要玩到什么時候?《國際金融報》記者就該公司理財產品為何有如此高額收益、“禪易投資法”有何依據等問題,向香港鼎益豐集團和馬氏盛族集團的郵箱發出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有任何回應。(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此文來源:國際金融報 記者 辰月 ,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