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人傳銷詐騙團伙被端,邗江法院揭秘電信詐騙新特點
以交友為名詐騙金額百萬,為控制人員引入傳銷模式。就是這樣一個等級森嚴、花樣翻新的詐騙集團,最終難逃覆滅結局。今天(0215)上午,邗江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相關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件和審判工作情況,揭秘詐騙犯罪新特點。
發布會上,邗江法院發布了一起詐騙傳銷典型案例,2018年初,陳某、曾某打著化妝品銷售的名義先后誘騙羅某、吳某等54人加入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為達到非法斂財目的,采用傳銷組織的運行模式,自上而下分為五個層級,通過組織成員進行網絡聊天交友詐騙大肆斂財。邗江法院刑庭庭長徐莉:
以單身女性或冒充單身女性,假裝談男女朋友,取得被害人信任,然后虛構生病、沒錢吃飯、沒有錢購買車票見面進行詐騙,詐騙金額高達100多萬元,并將詐騙所得轉化為傳銷加套費進行運作,以加套數作為成員晉升的標準。
最終,56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到拘役四個月不等刑罰,并處相應罰金。邗江法院副院長黃建分析:這兩年,詐騙集團緊跟社會熱點,隨時變化詐騙手法和“話術”,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主要分為利誘型、恐嚇型、避險型和情感型四種詐騙類型,值得警惕的是,在“黑灰產業”鏈條上,不法分子他們分工更加明確,組織更加嚴密。
技術組利用技術手段盜取大量公民個人信息;話務組通過精心組織的話術編劇進行詐騙;洗錢組通過拉人提供銀行卡、轉移贓款并匯入詐騙集團賬戶;詐騙組織頭目一般藏匿于境外,上下游之間通過非法社交軟件進行聯絡。
除此之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還呈現出涉案人員低齡化、挽損追贓難度大的特點。法院方面表示,將加強與政法部門協作,成立電信網絡詐騙執行專業團隊,極力挽回群眾損失。
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實時監控,隨時了解執行進展,強化搜查、懸賞、拍賣等執行措施,積極開展專項執行行動,對于被執行人名下的房產、車輛等,做到應查盡查,應職盡責,不留死角。
[此文來源:揚州新聞廣播 作者:海波,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