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萊科技呼吁全行業為穩定環境發展而努力
從直銷進入中國市場開始,傳銷就如同影子一直伴隨著直銷,直銷企業涉傳的謠言也屢見不鮮。
近日,小編有幸參加了在京舉辦的直銷正面宣傳教育調研活動。本次活動由中國消費者報社主辦、直銷企業保護消費者權益聯盟支持。調研期間,圍繞如何推動直銷市場規范健康有序發展,如何加強直銷正面宣傳教育工作,調研組成員與在京部分直銷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
調研組成員、中國消費者報社副總編輯楊力軍表示,直銷市場要想規范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社會和公眾的理解、信任與支持,離不開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13部門聯合開展的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結束后,一方面,直銷企業要繼續按照市場監管總局等政府部門要求,依法經營,合規經營,踐行承諾,加強自律;另一方面,要強化直銷正面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廣大消費者和媒體科學理性看待直銷,認知直銷,進一步厘清直銷和傳銷的區別。直銷市場只要存在一天,這些工作就要堅持一天。本次直銷正面宣傳教育調研活動只是一個開始,希望更多的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直銷企業參與進來,大家共同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
調研組成員、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創始院長、法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孫選中教授表示,自《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頒行實施以來,我國直銷市場即進入了法治化發展的軌道。目前,中國直銷市場份額在世界直銷市場份額中排名前列,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直銷和傳銷確實有容易讓人混淆的地方,但其本質界限還是很清晰的,即直銷是以產品和服務為導向,是向消費者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的;而傳銷則是以詐騙錢財為目的,是要堅決打擊和清除的。百日行動期間,不少媒體喜歡把傳銷的帽子往直銷企業頭上扣。而實際上,從市場監管總局官網上公布的“百日行動”100個執法典型案例看,沒有一起拿牌直銷企業涉嫌傳銷的案例。這種強烈的反差,說明媒體對傳銷的理解并不準確,存在誤讀。直銷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如夸大虛假宣傳問題,如以股權激勵、資本分紅等形式誘人加入等問題,這些問題是要痛下殺手予以整治的。但動輒把直銷說成是傳銷,這是不嚴肅不負責任的,對直銷企業而言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媒體要慎重報道拿牌直銷企業涉傳問題,不要主動去當“裁判官”。希望直銷正面宣傳教育活動能在厘清直銷和傳銷的區別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調研組成員、北京工商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王擎教授表示,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尤其在全媒體時代,輿論的力量正在倍速增長,任何輕視消費者聲音、忽視輿論的做法,都會有損于行業的信譽。一旦行業產生信譽危機,行業中的企業不可能獨善其身,信譽的修復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方面,希望媒體減少情緒化、片面式、非理性的報道,以達成社會共識、營造健康的輿論環境為目的來行使輿論監督權,同時,直銷企業作為直銷市場主體,一定要清醒認識當前的媒介環境,加強與媒體的溝通,樹立引導和培育外部輿論環境的意識。在教育公眾和媒體科學理性看待直銷這個問題上,直銷企業一定要主動行動,積極作為,勇于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