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元旗下產品在京東榜單上蹤跡全無 曾另辟蹊徑做微商卻涉嫌傳銷
為重塑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品牌的信心,圣元集團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圣元優博主打起了“進口原料、國內分裝”的口號。但這個主打仿生配方、品質過硬的品牌,卻因接二連三的輿情,再次陷入消費者信任危機之中。
在京東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榜單上蹤跡全無
自媒體《食酒研究社》認為,2015年圣元集團選擇從美國退市后,圣元優博更是徹底喪失了在嬰幼兒奶粉市場的競爭力。
2022年上半年京東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榜單顯示,愛他美依然穩居銷冠,上半年銷量超800萬件,市占比約15%,排名第一。其次是飛鶴和伊利,其余品牌按照銷量排名依次為美素佳兒、君樂寶、惠氏、美贊臣、雀巢、合生元和佳貝艾特,圣元優博在榜單上蹤跡全無。
《食酒研究社》還關注到,圣元優博這一品牌旗下,包括優博瑞慕系列、優博系列、優博尊享蓋諾安系列、優博媽咪孕產婦配方奶粉、優博小象派兒童奶粉、小象優優兒童營養品系列,六大產品線無一上榜,這還是圣元集團旗下主打的高端品牌之一,集團內部相對前沿的技術和配方都會向其傾斜的情況下,圣元優博的表現可謂是不盡如人意。
大玩文字游戲 轉型劍走偏鋒
《食酒研究社》觀察到,自2008年之后,圣元優博無論是在官網還是包裝上宣稱的都是“進口原料”、“進口奶源”,希望借此來挽回消費者對其的信任。但有細心的消費者卻發現,為圣元奶粉提供奶源的是三鹿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新西蘭國際巨頭奶企恒天然。而且圣元優博隨后又改變了產品上的原料說明,從 “進口原料”改成了“進口奶源”,同時去掉了“來自歐盟”、“特殊情況”等字樣。這一改變直接就讓整個事情開始變得有些不對味了。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允許在養殖過程中一定情況下使用激素,新西蘭養殖奶牛在繁育配種階段也會注射激素。有且只有歐盟采取放養模式,不允許使用激素,此次圣元優博玩起的文字游戲,多少有些耐人尋味了。
有部分細心的家長發現,在圣元優博奶粉外包裝上標明“乳品原料全部來自歐盟”,但在外包裝的底部有一行不起眼的提示“特殊情況下使用歐盟外的乳品原料,企業將不做特殊說明,但僅限于美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困局下,圣元曾另辟蹊徑做微商卻被質疑涉嫌傳銷
2018年6月28日,圣元營養品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上市微商首款嬰幼兒奶粉——圣元法版布瑞弗尼小分子奶粉,但后經查實該款奶粉并未通過配方注冊。此外,據《中國質量萬里行》報道,圣元微商將其代理的產品稱為“最接近母初乳的奶粉”,違反了廣告法中“嬰幼兒乳制品廣告中不能出現可替代母乳的宣傳語”的規定。不僅如此,圣元這款微商奶粉“金字塔”型的價格體系以及獎勵機制也被多家媒體爆出有傳銷之嫌。
涉功效型宣傳,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中訪網關注到,曾有消費者向未來網投訴稱,圣元何慕一款兒童奶粉的廣告詞中宣稱“早晚一杯,個子高高”,投訴者認為此廣告宣傳具有誤導性,對該產品宣稱的“長高”功效表示懷疑。有網友評論認為:這種宣傳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炒作,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就曾媒體刊文表示:兒童奶粉作為普通食品,不能進行功效型宣傳。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其具有保健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老牌乳企圣元來說,似乎不愿意卷進爭議之中。在關于對圣元“早晚一杯,個子高高?”的廣告詞提出質疑之后,該電商旗艦店的宣傳詳情頁已經更換了廣告詞,換成了“早晚一杯,身體健康。”
在陷入消費者信任危機背景下,老牌乳企圣元又將何去何從?我們暫且拭目以待!(中訪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