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六大養生原則,科學養生健康過冬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節氣,俗稱有“亞歲”、“冬節”等。
從冬至日開始,陽氣開始興起增強,代表新的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所謂“數九寒天”,數九的第一天就是從冬至開始。
冬至養生應以“養藏”為原則,我國醫學經典《黃帝內經》記載:“冬三月,此謂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至正是人體養藏的好時刻,建議大家遵循以下六個養生原則。
原則一:食補溫腎
冬季食補主要的是補腎精,因為腎屬冬天,而冬至是特別重要的補腎節點,如果這個時候腎精虧虛,來年真的會感到虛。比如選擇羊肉、雞肉、牛肉、魚類等肉類,燉煮或炒熟趁熱食用;選擇核桃、芝麻、燕麥、枸杞、大棗、桂圓等,磨粉或煮熟趁熱食用;蔬菜則建議選擇韭菜、木耳、大頭菜、萵苣等。
原則二:保暖防寒
冬至之后,氣溫進一步下降,體弱的老人往往因低體溫而出現皮膚蒼白,發涼,全身肌肉僵硬,腹脹,或者寒顫,動作思維發生障礙。或者因為寒冷的氣候收縮血管,減慢血流,增高血液粘稠度,從而導致心臟血管發生痙攣,誘發心絞痛,或者形成血栓,導致心肌梗塞、中風。因此此時一定要做好保暖防寒。
原則三:定時起居
冬至之后,白天時間縮短,睡眠時間也需要根據季節調整,建議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緩慢起床,不能醒來立馬起床,可能導致血壓急劇升高。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10點出來運動,或者下午3-5點運動都可以,不用非要早起運動。
原則四:適量運動
喜歡晨練的老人們也不需要那么早起床,建議太陽出來再去鍛煉,這樣陽氣升發,還可以曬太陽補陽,也不會因為太冷而出現心血管意外。除此之外,年輕人更要多運動,因為長期在辦公室坐著,很少曬到太陽,身體內血液不暢通,更容易生病,適量運動還能有利于增加免疫力,減少感冒。
原則五:藥補對癥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冬季進補用膏方,但是專家們并不建議大家盲目食用。膏方主要適用于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一般的白領人群不需要補膏方,只要多運動,飲食均衡就好。而且膏方需要根據個人體質辯證開藥,如果不對癥,有可能越吃越壞。
此外,建議在冬季服用高品質的健康產品,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免疫力,科學養生健康過冬。
原則六:調整情緒
冬季草木凋零,萬物潛伏,給人一種凄涼感,又因為天氣寒冷戶外活動較少,日久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易產生抑郁,是心理亞健康的高發季。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情緒調適,可以通過讀書、音樂、交友、運動等方式來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是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人生一切成就的財富根源,更是關系國家強盛、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大命題。
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于智敏教授和天津和治友德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韓金明先生聯袂主編的當代養生理論奠基之作——《養生理論應用樞要》,是一份來自健康的邀請,希望您擇其善者而篤行之,踏上健康幸福之路。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