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傳銷可能就在您身邊!
招聘、加盟、電子商務……傳銷組織的花樣幌子越來越多,一些傳銷組織瞅準目前就業、創業嚴峻形勢,乘機變換花樣,變本加厲地組織傳銷活動。
那么,什么是傳銷呢?我們來看一起典型案例。
2016年11月份,段某某虛構其為在職將軍、國務院國情調研員、鄧辦工作人員、某某副總理助理等身份,糾集多人,以空殼公司北京匯鑫集群國際咨詢管理中心為載體,以發展“三農”、推廣其研發的非轉基因農產品、原始股為名,通過網絡、微信、現場推廣、與農業經營者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吸引人們繳納會員費成為會員,并以發展下線人員作為返利依據。至2018年2月該案案發,短短14個月,其先后在全國成立30余家匯鑫分公司,在13個省市進行大型推廣活動,發展會員3.9萬余人,收取會員費2.2億余元。
根據我國《禁止傳銷條例》第二條,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傳銷行為有三種: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線下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簡而言之,從以上的案例、定義和行為特征表述,我們可以看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后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主要表現為“拉人頭”“入門費”“團隊計酬”三個特征。
檢察官在此鄭重提醒,有這三個特征就是傳銷!請遠離!
從司法實務出發,我們分析歸納出以下5種新式傳銷騙術,謹供大家學習參考,請您務必提高警惕,嚴加防范。
金融傳銷
主要特點:以互聯網金融的名義承諾高收益,引誘投資。
行騙外衣:“XX金融互助社區”“XX金融互助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入股等。
網絡傳銷
主要特點:聲稱電商或者微商,通過QQ群、微信群、網絡游戲、網絡論壇等發展下線,騙錢不見面。
行騙外衣:“網絡營銷”“網絡直銷”“一邊上網娛樂,一邊上網賺錢”等。
“國家工程”傳銷
主要形式:打著“國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精神文明”“好項目產業大聯盟”“農業發展平臺”等旗號,偽造國家機關文件虛擬公司企業,打著新產業的幌子虛假宣傳。
行騙外衣:“連鎖銷售”“連鎖加盟”“投資開發”“資本運作”“發展代理”“建立工作站”等。
“假冒直銷企業”傳銷
主要特點:冒用正規企業名稱,開展其他傳銷活動,或開通微信公眾號虛假宣傳、通過網絡招聘銷售人員,還有不法分子利用淘寶網店、微信商鋪銷售正規直銷企業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假冒產品。
“養老”傳銷
主要特點:以“消費養老”、投資養老院為名,大量發展會員,達到融資斂財的目的。
傳銷來臨時,無孔不入,如遇到疑似傳銷時,可到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也可撥打12315、12345進行咨詢或舉報!
如果誤入傳銷組織,請您務必及時醒悟,盡快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