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訶藏藥:神奇的天文歷算,可幫助藏醫正確診斷和治療
藏族天文歷算真的太神奇
農耕時機、物候、節令
人體脈相變化周期等都能推算出來
醫生診斷治療疾病也會參考天文歷算
而西藏史上有名的藏醫天文歷算學家
欽熱諾布大師是其中功勛卓越的一員
欽熱諾布大師
這片神奇的土地,哺育了無數偉人名士
欽熱諾布大師出生在人杰地靈的西藏山南,富饒、美麗的山南有許多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如西藏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第一個村莊——索卡,第一塊農田——索當等等。
傳說中藏族的祖先,神猴演變成人類的地方是山南的澤當,這里即是猴兒猴孫戲耍的地方。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從天界下凡成為黑發藏人之王的地方是與雍布拉康隔河相望的贊唐,由于藏王下凡時由這里牧羊的八個兒童首先發現并抬下山,所以當地老百姓認為該村至今沒有聾啞人出生是托這幾個牧童帶來的福德。
這片神奇的土地,不但是藏族祖先的發祥地,也曾一度是藏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歷史上哺育了無數偉人名士。西藏近代史上有名的藏醫天文歷算學家欽熱諾布大師,便是這些歷史上璀璨耀眼、功勛卓著的名人中的一員。
雖家境貧寒,父親推算兒子不同于普通人
欽熱諾布大師于公元1883年即藏歷第十五熱迥水羊年五月三十日,降生于山南澤當鎮甲薩寺附近的一個叫甲薩沃瑪的村落里。欽熱諾布的父親叫章國列,母親叫央吉,家境貧寒。父親是當地的一名天文歷算師,所以當地人又叫他孜巴阿吾奇。孜巴是天文歷算者之意,阿吾奇是大鼓的意思,意喻他的名聲很大。
欽熱諾布出生之后,父親根據藏族天文歷算終身大運算法中太陰日月宿和太陽日月宿位置相結合的推算方法推算得知,其出生星宿位于頭頂之上,認定這是最吉祥的征兆,斷定兒子不同于普通人,日后必將貴為王公,因而加倍予以愛護。據當地歲數大的人回憶,據他們的父輩講,由于當時章國列的家境非常貧窮,只能靠歷算活動和給人做法事度日。
創立藏醫歷算院——“門孜康”
欽熱諾布大師一生在天文歷算上功勛顯著,1916年,他和齋康吉恰堪布在拉薩創立了藏醫歷算院——“門孜康”,這是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的前身,是青藏高原最早的藏醫藥高等學府和診療機構。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門孜康”與第司·桑杰嘉措在1696年創立的藥王山利眾醫學院合并,組建了拉薩市藏醫院,藏醫藥事業得到了空前發展。1980年正式更名為西藏自治區藏醫院。
天文歷算學究竟是一門什么樣的學科
天文歷算的預測術——藏族的天文歷算學是一門很獨特的學科,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通過不斷完善和發展,天文歷算在藏族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天文歷算學是藏族十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又分為原始天文歷算、五行占算、時輪歷算、漢歷(即時憲歷)、占音術、風水學等很多分支。
春牛圖
按常規來講,天文歷算學的研究領域應是純天文和歷算方面的,但由于藏族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所處地理環境影響,藏族天文歷算學的研究領域涉及面較廣,不僅包括了像五大行星運動值的推算、閏月和重缺日的設置、日月食的預報、歷法的編制等純天文方面的內容,還涉及到依據天文歷算學原理推算各地適宜的農耕牧作時機、物候、節令、人體脈相變化周期、特別是中長短期天氣預報等,研究內容涉及到多個相關學科領域。
農輪與犁輪
藏醫與天文歷算是一對“孿生姐妹”
藏醫藥學與天文歷算有著相同的理論基礎。例如五行學說的提出,五行學說是藏醫歷算理論的基礎,是藏醫與歷算的總體性理論,藏族有一句民諺“要想成為頂級的醫師,至少要掌握中等的算學”,因此,藏醫與歷算被認為是西藏傳統文化中的一對“孿生姐妹”。
歷算學家認為:正常人的脈搏跳動每分鐘是75下,高于這個次數是熱證,低于這個次數是寒證,就是身體不正常的表現。為什么不多不少正好是75呢?因為正常人每分鐘唿吸15次,每唿吸一次脈搏跳動5下,15乘以5就是75。另外,人體脈象的周期變化數據,也是由歷算師算出來提供給醫生的。藏歷中也有類似二十四節氣的概念,歷書上清楚地寫著某一節氣時外在的表現是天氣的冷暖、動植物盛衰更替的具體情況等,而其內在的表現則是隨著季節的轉換人體內部也會相應地發生細微的變化,即自然周期如何作用于人體的生理周期,以利于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藏藥的炮制是傳統藏醫學的重要特色之一。藏醫在采藥時講究“適時適地”,所謂適時是說如果采藥的時間早了,藥力還沒有達到,采來的藥無法使用;如果晚了,藥力已經衰退,也不能使用。所謂適地,因為西藏高原地域遼闊、氣候條件千差萬別,每個地區的植物生長情況多不相同,采藥季節也是不一樣的。這些數據也是靠歷算師算出來的。可見,藏醫天文歷算與藏醫藥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
藏醫天文歷算
和藏醫藥一樣博大精深
值得我們細細研究與鑒賞
參考資料:
《藏醫與天文歷算》 文:索窮;翻譯:貢桑白宗
《欽熱諾布大師與藏醫天文歷算》作者: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