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竹籃打水一場空——以投資電影為噱頭3個月非法融資177萬余元
講述/丁華成(湖南省株洲市公安局民警) 撰寫/李倩
“警察同志,以前的理財產品我可沒再投錢了,現在這個新的項目總沒問題吧?”人群中,一位熟悉的大媽急切地向我詢問。
這天,我們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辦公室接到群眾舉報,說天元區某寫字樓內的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以電影宣傳、發行的名義籌集資金,涉嫌非法集資行為。我和金融、民政等部門的同志們迅速集合,一起趕往現場。
進門一看,嚯,熱鬧著呢。墻上貼滿了電影海報,大屏幕里正播放著宣傳片,墻上,“盛世杯”舞蹈大賽暨網絡大電影演員海選大賽——火紅的橫幅格外顯眼。幾十位老人聚集一堂,正在參加活動,還有好些大媽穿著花花綠綠的服裝,帶著跳廣場舞的行頭。
▲執法人員調查取證現場,多名老人參加公司舉辦的活動。
見到我們到來,老人們和工作人員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一名工作人員一邊通知負責人,一邊向我們解釋他們的業務,說公司正在投資拍攝一部網絡大電影,有300個宣傳、發行份額,投資人只要購買一個份額就可以成為公司聯合出品人,“坐等”投資升值。
老人們也在一旁七嘴八舌地補充道:“電影上映了就穩賺不賠,收益最高有1倍!如果沒上映,不但可以退還本金,還給5%的補償,比銀行利息高多了。”“讓我們廣場舞隊來表演,可以出鏡拍電影,還能賺錢呢。”
公開宣傳、承諾回報,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籌集資金,這不就是典型的非法集資行為嗎?通過現場查看營業執照、立項報告等資料,我們發現這家公司是真實存在的,拍攝的電影項目也是真實的,但這種籌集資金的行為未經批準,涉嫌違法。
就在我們進一步了解情況時,公司經理匆匆趕來了。通過詢問得知,他曾在某電影公司上班,負責電影宣傳發行融資項目。受疫情影響,今年從電影公司撤出后,仗著手上有些客戶資源,他與朋友另起爐灶、合開了公司,打算開展電影融資業務,并且招聘了10多名員工,到超市、農貿市場、居民小區發宣傳單或者通過電話營銷宣傳。
“這些大爺大媽有時間又有錢,只要提供場地、送些小禮品,他們都愿意來參加活動,然后再鼓動他們投資我們的項目,拉動熟人口口相傳,用高額利潤來吸引投資。”經理交代。短短三個月,公司就吸引了40多名投資人,非法融資100多萬元。
“你們是不是搞錯了?拍電影這種事兒應該靠譜啊!”見到這種陣仗,現場的老人們都湊了上來,紛紛發問。我認出了好幾張熟面孔,比如一開始向我詢問的那位大媽,之前我們查處“養老”公寓和“茶旅”公司時,她就是“投資人”之一,那些所謂的“健康講座”“免費旅游”“現場考察”,她都沒落下,最后血本無歸。
“非法集資的危害,上次不是都告訴您了嗎?怎么又來投錢了,不怕養老錢打水漂啦?”我苦笑著問大媽。“投資本來就有風險嘛,反正是我自己的錢,這里投一點,那里投一點,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就行了?”大媽振振有詞,儼然頗有些理財“心得”。
“話是這么說,可您不能放在非法集資的‘籃子’里啊!最后雞飛蛋打,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嘍。”我和同事們開始了又一輪的普法宣傳:“投資前,一定要對涉及的項目進行了解……”
最終,這家公司被責令關門停業、清退吸收的全部資金。我與同事感嘆,面對披上各種“馬甲”的非法集資騙局,唯有不為高利所惑,才能守住籃子里的雞蛋啊。
[此文來源:中國警察網 作者: 丁華成 李倩,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