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搶購字畫賺差價?下單1.4萬后卻無法轉手 西安民警:網絡傳銷
在夜市攤上,一碗粉湯羊血能掙5元,而擺攤的她這次上當被騙的錢,要賣2000多碗粉湯羊血才能賺回來。
朋友介紹賺錢平臺
在線搶購字畫
再轉賣能賺取差價
趙女士今年47歲,在西安城北的夜市攤賣粉湯羊血,每碗賺5元錢,月收入大概幾千元,“我掙錢不容易,本來想著能靠這個多掙點,沒想到一下子就被騙了1.4萬。”
7月底,趙女士在和一位朋友的聊天中偶然得知一個叫做“晉瀚文化”的微信小程序,該平臺每天會在固定時間段上架字畫進行售賣,由在線買家搶購,再加價轉手賣給下家,從中賺取一定的差價。“比如我今天買了10000元的字畫,平臺會返還給我10400,其中250元是平臺的‘上架費’,剩下的150元就相當于自己賺的。”趙女士說。
想著是朋友介紹的,并且對方聲稱風險不大,當日買入的字畫第二天就能賣出去,不存在所謂滯銷帶來的虧損,趙女士很快就開始在該平臺購買字畫。“我看朋友每天在朋友圈發自己賺了挺多錢的,所以就心動了。”8月5日,趙女士第一次開始在“晉瀚文化”購買字畫,趙女士與自己的“上家”曾某的交易記錄顯示,她當天就在平臺購買了兩幅字畫,共計12373元。
“平臺交易一直都挺順利的,我買到手里的字畫很快就能賣出去。”趙女士說,于是她不斷購買,8月12日是最后一次購買,這一次買了2幅,付了13051元。就這樣,趙女士前后一共交易了五次,交易流水共計7萬余元,“那天晚上我看好多畫都沒人搶,我沒多想,就繼續買了。”
發現平臺“貓膩”
沒操作就自動交易
賣家買家都是自己
到了8月14日,趙女士突然發現,所購入字畫上顯示畫已賣出,而賣家與買家均為自己本人,“我8月12日購買后,13日根本就沒有操作,這是平臺自動給我交易了,我感覺是人為操作的。”這時,她才發現該平臺有些不對勁。于是她聯系了自己的上家曾某,對方稱“要畫還得付錢”,并發來一份“交割要求”,里面寫著:“交割產品庫存是隨時波動的,有可能出現無貨現象,售后可能選擇隨機發貨,期間需要一定周期,請耐心等待!”
“曾某是我們這個交易圈的領頭人,由她來負責協調整個交易流程,但現在已經聯系不上她了。”趙女士說,交易幾天后,她又買了1.4萬元的字畫,但賣不出去了。發覺自己被騙后,8月14日,趙女士前往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經偵大隊報案。
8月17日,趙女士在手機上打開小程序,輸入賬號密碼及畫室號后登錄到首頁,點擊頁面下方顯示的“畫苑商城”就進入了購買界面,隨后便可以點擊“我要預約”進行字畫的預定。在該小程序中沒有找到任何客服的聯系渠道。
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經警方調查是網絡傳銷
趙女士稱,這個小程序的運作公司有一個聚會的地址,就在盛龍廣場B區一單元11104室,17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前往該處,敲門無人回應。多次撥打曾某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在臨走時,一男一女正好回到11104室,詢問得知,曾某已在一個月前搬走,目前這里是正常住宅。記者也聯系了當初給趙女士介紹這個小程序的田女士,她說自己也是受騙者,也有幾萬元到現在都取不回來,不知如何是好。
8月17日上午11時許,趙女士再次前往公安未央分局報案。目前,警方已受理此案。民警表示,經過初步調查,趙女士參與的是網絡傳銷,買字畫,再轉賣給其他人,這些都是噱頭,本質就是拉人頭。這小程序沒有具體的辦公地址,背后的人應該在海外,趙女士也算是參與者。而華商報記者近日還收到多起關于該公司的投訴,與趙女士遇到的情況如出一轍。警方提醒,市民千萬不要輕信天上會掉餡餅的事情。 華商報記者 卿榮波 實習記者 王煜鑫 實習生 徐可心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