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返利?養老無憂?非法集資1.58億108位老人痛失“養老錢”
高息返利?養老無憂?靠著這些誘人的說辭,陳某某開設公司非法募集資金1.58億余元。在120余名已報案投資人中,108人系老年人。
2022年7月14日上午,鄞州法院公開宣判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洗錢罪案件,依法判處被告人陳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百七十萬元。
63歲的王大爺在公園散步時,收到了寧波某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分發的宣傳單,上面羅列多款理財產品,分別名為“吉祥如意月”、“三羊開泰季”、“四季平安寶”等,還承諾保本付息,年化收益率高達10%-14%。王大爺一尋思,這利息可比放在銀行高多了。
心動的王大爺根據宣傳單上寫明的地址,來到了該公司,只見公司內擺放著很多佛像,一看老板還是信佛的,這讓老人家頓時放下了警惕,認為老板是個好人。隨后,業務員一臉熱情地介紹道,公司將投資人的錢款用于投資農林、影視、養老等項目,盈利后會給投資人每月付息,收益率有保障,并向王大爺展示了多份項目資料。
王大爺在業務員的推薦下,陸續投資了10萬余元購買該公司的理財產品,還將這個高息返利的投資渠道分享給了身邊的親友。
但讓王大爺沒想到的是,自己僅拿回3萬余元后就再也沒拿到過錢,一問其他親友,也是如此。無奈的王大爺只能報案。
李大媽居住小區外新開了一家素食館,免費向大家供應餐食,附近居民都說老板陳某某人好心善,李大媽在多次光顧后得知,陳某某還在經營寧波某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可有高息返利。李大媽覺得老板做善事可以信任,便投資10萬元購買了理財產品。但跟王大爺的遭遇一樣,李大媽僅拿回2萬余元后就再也拿不到錢了,只得報案。
2015年4月,陳某某開設寧波某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公司實際控制人。
2015年6月、2016年3月,陳某某設立上海分公司和舟山定海分公司后,即以上述公司的名義,在未經金融等相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組織人員通過打電話、發傳單等方式公開宣傳,以高息返利為誘餌,宣稱投資款用于農林、影視、養老等項目,以與投資人簽訂《個人出借咨詢與服務協議》等形式,向社會公眾非法募集資金,集資款被其用于兌付投資人本息、公司運營、部分項目投資等。
2017年,陳某某還注冊成立寧波某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開辦寧波某助老服務中心,免費為老年人提供學習、娛樂、健身等服務,借此吸引投資者。后因資金鏈斷裂,養老項目不了了之。
陳某某投資的農林、影視等項目也都爛尾了。
經審計,截至2018年11月,陳某某利用上述公司非法募集資金1.58億余元,支付投資人本息合計1.24億余元,未兌付共計3300萬余元。其中已報案投資人120余人,造成損失1600萬余元。
這120余名投資人中有108人系老年人,占比86%。
此外,2014年8月開始,陳某某明知虞某某(已判刑)從事非法集資活動,仍以“無息借款”為由,向虞某某提供資金賬戶用于轉移非法集資款。至2018年8月,陳某某幫助虞某某轉移犯罪所得共計4300萬余元。其中,1900萬余元陸續又以“還款”之名交還虞某某,其余款項則被陳某某用于兌付投資人本息、公司運營等。
2021年11月,陳某某主動至公安機關投案。
2022年6月,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陳某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洗錢罪,向鄞州法院提起公訴。
鄞州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陳某某伙同他人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以高回報率為誘餌,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資金,數額巨大,擾亂金融秩序,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告人陳某某明知是他人金融詐騙犯罪所得的財產,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提供資金賬戶,以借款形式協助轉移資金,其行為已構成洗錢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均成立。被告人陳某某一人犯數罪,依法應當數罪并罰。被告人陳某某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是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
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陳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百七十萬元。
法官說法
■ 承辦法官:刑事審判庭副庭長 馬曉
近年來,犯罪分子打著關愛老年人的幌子,披著溫情的外衣,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通過涉詐APP、非法養老服務機構、涉老旅游項目,銷售“保健品”、非法集資等途徑騙取老年人的財產,性質惡劣、危害極大,不僅給老年人造成經濟損失,還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切實維護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關心老年人的合理需求,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
如何有效預防養老詐騙?法官提醒:
一是多了解法律知識。平時多關注各種新聞媒體、社區宣傳欄、標語等,了解當前層出不窮的各類詐騙手法,提高警惕。
二是不貪圖便宜。牢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不拿小禮品,不參加公司提供的免費旅游等活動,不相信有高額回報的投資。
三是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接聽陌生人的電話,不在陌生、不正規的機構、網站填寫資料,妥善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
四是多和配偶、子女溝通。面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特別是投資理財方面的事情,用錢前要征得家人的同意。
老人安則家庭安,家庭安則社會安。廣大老年朋友一定要了解當前層出不窮的各類詐騙手法,提高反詐能力。子女要主動幫助老年人遠離詐騙陷阱,時刻關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多一些交流,多一些陪伴。希望全社會形成合力,用心守護好每一分養老錢,希望每一位老年人安享晚年。
[此文來源:鄞州法院,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