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倍達電商扶貧三大賦能:催化增收、產業升級、數字建設
隨著我國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商政策不斷完善。國家對農村電商高度重視,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推進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文件。“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國家政策規劃重點在于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和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村電商發展打下基礎;“十三五”規劃中,開始重點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十四五”規劃中則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等措施。目前,電商扶貧已經成為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從成立之初,永倍達就已經確立了以“惠美鄉村”為重點的電商扶貧項目,致力于探索電商扶貧的新思路和新路徑。永倍達專為扶農助農推出專屬版塊“惠美鄉村”購物專區,提出“一企一村”幫扶計劃,對偏遠落后地區開展精準幫扶工作,對接當地政府及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下發文件所指定的扶農助農項目,旨在助力鄉村振興,將實實在在的優惠與溫暖輸送到千千萬萬農民手中。
電商扶貧賦能:催化增收
2021年10月,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永倍達與湖北人人愛油脂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啟動有機山茶油合作基地,聯合推出“人人愛·生態油倉”這一高端功能性食用油組合。直播助農當日,永倍達利用自身的流量優勢,實現在線播放量超60萬,銷售額超1000萬元,為每畝油茶林帶來直接增收1000元。
而在今年5月13日“青耘中國”之洋縣有機蔬果節暨鄉村振興助農電商直播推介會當天,陜西永倍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裁王紀偉親自擔任主播,向消費者推介洋縣有機蔬果。短短一小時內,直播間觀看人氣突破120余萬人次,帶貨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幫助當地500家以上農戶實現增效增收。
截止到目前,永倍達電商在全國各個地區都開展了鄉村振興活動,已有八十一個縣級以上政府的相關部門推薦了四百多家農業龍頭型企業登錄了永倍達平臺開展合作,實現了將近六個億的總銷量。永倍達通過電商賦能,幫忙當地農民實現了收入的增長。
電商扶貧賦能:產業升級
為助力鄉村振興,永倍達與數千家合作企業對偏遠落后地區開展精準幫扶工作。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89家企業加入了“惠美鄉村”項目,平臺涉及14個品類,包含500款惠農產品,遍布湖北、江蘇、江西、山東、陜西、河北、黑龍江、廣西等23個省及自治區的81個市縣。除此之外,永倍達還積極開展“數商興農”行動,加強農村電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賦能賦智產業升級,大力推動鄉村產業融合,引導種養殖戶發展電商的同時開發庭院經濟、休閑農業等項目,實現三次產業互動。
永倍達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電商農產品,如棗陽縣黃桃、黑龍江有機富硒大米、贊皇縣蜂蜜等;在這過程中,永倍達還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從產地認證、質量追溯、冷藏保鮮、分等分級、產品包裝等環節標準,實施電商扶貧產品的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使電商扶貧產品滿足市場質量要求。
電商扶貧賦能:數字建設
2022年初,國務院正式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到2035年,我國數字經濟將邁向繁榮成熟期。對此,永倍達深知“數字化”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電商平臺中,直播已是一個無法割舍的營銷方式。永倍達在商城上線3個月后即組建了直播團隊,其主播團隊不定時舉辦專場品類直播。在扶農助農方面,永倍達通過電商直播,使得數字成為“新農資”,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
2021年11月3日,十八洞村村部外坪場上搭建起了數十個直播展銷臺,每個展銷臺上都擺放花垣縣及十八洞村品牌的各色產品。在永倍達電商直播間內,苗家阿妹正對產品進行推介。截至當天下午4時直播結束,永倍達電商平臺訂單量突破1280萬元,在線上火爆銷售。永倍達負責人介紹,十八洞村直播賣得最好的是香菇產品,上線六萬單,通過平臺直播推廣很快銷售一空。
永倍達通過“電商+幫扶企業+農戶”聯動模式,利用電商平臺長效機制,實現精準、高效幫扶,逐漸摸索出一條“互聯網+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在“互聯網+”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電子商務成為中國扶貧攻堅戰中的有力武器。永倍達電商改變了傳統農產品生產銷售方式,賦能企業商戶、農村個體戶等市場主體,形成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為農村產業興旺貢獻出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