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與奉獻|康寶萊服務商抗疫故事之無私守“滬”
上海戰“疫”已經持續了兩個月的時間。這幾天,很多人在說上海的煙火氣慢慢回來了。上海抗疫取得成效,離不開在這座城市中無數堅守在社區一線的志愿者,他們已經成為抗疫斗爭中的重要力量。
過去的這段日子里,在上海的康寶萊服務提供商也紛紛響應公司號召,積極投身到社區志愿活動中。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其中幾名服務商的故事:
01.
昔日“白衣天使” 今日康寶萊“志愿達人”
在上海眾多的服務商中,有一個頗為“特殊”的群體,他們曾經是醫務工作者或是醫學生。在疫情當下,他們毅然投身于社區志愿服務當中,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
今年30歲的服務商王吉娜曾是一名護士,加入康寶萊后,她憑借著心中那一份強烈的使命感,一直熱心公益,服務社區。她在3月中旬主動電話聯系街道,報名成為了所在的楊浦區控四(2)檢測點一名核酸檢測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王吉娜負責掃碼工作,全副武裝穿著“大白”,一次要連續工作4-5個小時。有一次趕上暴雨天氣,她需要隨時注意不讓雨水淋壞了設備,還要應對觸屏不靈敏,光線太暗無法識別等挑戰。那一天,在4個小時的時間里,她和同伴們在暴雨中共同完成了2600人的核酸檢測工作。
△王吉娜
同王吉娜一樣,服務商王晨也曾是一名醫學生。她積極報名擔任了邯鄲路178弄東方文苑的抗原檢測志愿者,為沿街商鋪發放并回收抗原檢測試劑盒。工作結束后,她再次報名擔任墨翠里小區的志愿者,每天兩次幫助鄰居們運輸和分發物資,并一直持續至今。她說,“當志愿者雖然有些辛苦,但志愿服務是康寶萊的企業文化之一,讓我們在幫助大家的同時自己也會收獲快樂和價值感。”
△王晨
02.
“夫妻檔”服務商并肩戰“疫”
周俊和路茜擔任康寶萊服務商已有7年的時間,平時就積極在社區傳遞“營養+運動”的健康生活理念。本輪上海疫情出現以來,這對熱心公益的服務商夫婦迅速向所在的寶山區顧村鎮愛建顧園東區報名,成為了社區志愿服務團隊的成員。
△周俊和路茜
在談到為什么要做志愿者時,這對夫妻回答得很實在:作為康寶萊的服務商,在這一特殊時刻,我們有責任為社區做更多的事情。自3月26日至今,他們二人始終活躍在社區一線志愿工作中,從未停歇:從核酸檢測的秩序維護,到抗原試劑盒的分發;從社區物資的運輸,到門崗快遞的消殺配送;從協助患病的鄰居配藥到獨居老人的物資發放,只要是社區志愿服務需要的地方,就會有他們的身影。
03.
沖在環境消殺第一線的“鐵漢子”
史正雨和胡春平這兩位上海的康寶萊服務商還有著一個特殊的身份:他們同時也是“上海浦東三棲應急救援隊”的成員。這支救援隊的核心成員均為原消防、特勤、陸海空三軍特種兵,嚴格遵循專業規范,具有豐富的救援經驗。本輪上海疫情以來,他們第一時間就投身到抗擊疫情工作的最前線,承擔繁重的環境消殺工作。二人每天背著40多斤的專業消殺機,穿街走巷,消毒液噴完了馬上再裝,一天要換10多次,連續進行高強度的工作。特別在沒有電梯的老小區,負重爬上爬下六層樓更是家常便飯。最辛苦的階段,他們和隊友每天只睡4小時,甚至將馬路邊的石階當“床”臨時休息。
△史正雨和胡春平
環境消殺工作不但繁重,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工作的環境往往都是陽性的樓道和家庭。但是史正雨和胡春平沒有任何的遲疑和退縮,始終沖在最前線。為了更好地保障工作完成并遵守防疫規定,兩人從參與消殺工作后就沒有回過自己的家,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無私地投入到了志愿服務工作中。而結束消殺任務之后,史正雨回到社區還繼續作為志愿者協助核酸檢測工作,并為小區老人免費理發。
在上海的這場戰“疫”中,眾多康寶萊服務商積極投身到了社區志愿服務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無法展示每一位志愿者的故事,最后希望通過一段視頻,記住這些志愿者最美麗的身影。
作為康寶萊人
他們正在用行動踐行著康寶萊的價值觀
同心抗疫,共渡時艱
上海,必勝!
5月25日 19:00
王炸組合直播帶練
傳授居家“營養+運動”秘籍
速速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