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警示:“躺著也能賺錢”?小心,可能掉入網絡傳銷陷阱
“幫人點贊月入過萬!”“坐在家里,你也能賺錢!”當你看到這些宣傳語時,是否有點進鏈接了解詳情,從而實現“躺贏”夢想的沖動?注意!這些很有可能是網絡傳銷陷阱。
編輯搜圖記者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互聯網為載體的各種平臺、社交軟件成為了網絡傳銷等網絡犯罪的重災區。相較于傳統犯罪模式,網絡傳銷往往傳播性更廣、隱蔽性更強、欺騙性更大。
“互聯網+”打破傳銷時空限制
以項目投資為名招會員購買虛擬物品交納入門費,發展下線會員,19萬名會員共有72層“金字塔”,涉案金額達9.8億余元。近期,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深圳開元盛世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元公司”)傳銷案例。
開元公司自2017年6月起設立互聯網理財平臺,以項目投資為名招募會員,要求被發展的會員以購買虛擬物品“開元券”的方式交納入門費,以此取得平臺注冊賬號和發展其他會員的資格。新會員只能經由上線(老)會員推薦注冊,被發展的下線會員沒有層級限制。
市市場監管局反不正當競爭處(規范直銷與打擊傳銷處)工作人員盧穎告訴記者,開元公司案即為典型的網絡傳銷。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傳銷組織借助各類網絡平臺,將原先有形的傳銷活動引入到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發展空間,形成“互聯網+傳銷”的模式,也稱網絡傳銷。
網絡傳銷以互聯網為依托,短時間內就能發展全國各地的傳銷人員加入,吸收巨額傳銷資金,使得網上傳銷發展速度更快,傳播地域更廣,吸納金額更大,受害人數更多。網絡傳銷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組織裂變繁殖速度加快,參與人員呈幾何級數倍增,涉及面更廣。極易引發突發性、群體性事件,造成不良影響,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網絡織就傳銷“花花外套”
網絡傳銷將線下的傳銷制度設計成管理系統,隱匿于互聯網中,將各地傳銷活動進行匯集,在網上發展下線、報單結算、獎勵返利,實現了高效率發展。相較于傳統傳銷,網絡傳銷就像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用“花花外套”來偽裝自己。
盧穎介紹,目前常見的網絡傳銷形式有網絡購物、網絡投資、網絡創業、網絡游戲、網絡慈善、網絡教育、網絡旅游、微商等。
網絡購物式的傳銷通常會以一些較為時尚又新穎的概念出現,諸如“電子商務”“網絡團購”“網絡營銷”“網絡直購”等。
網絡投資式的傳銷通常打著“資本運作”“私募股權”“私募基金”“股權投資”“投資理財”“金錢游戲”“虛擬經濟”“網絡基金”等旗號。還有以“在家創業”“網絡創業”“創業兼職”“網絡加盟”“網絡代理”“點擊廣告,有錢賺”為誘餌欺騙人們上當的網絡創業式傳銷。
傳銷手法萬變不離其宗
盧穎表示,雖然套著互聯網的殼子,但萬變不離其宗,網絡傳銷與傳統傳銷本質上并無區別,不過主要是利用網上銀行、網上支付等方式收取入門費或會費,直接或間接誘騙拉人作為自己的下線從而獲利。
“不管披著怎樣的外衣,沒有實際盈利項目的傳銷組織,只能靠發展下級帶來的‘入門費’進行斂財。”盧穎強調,“《禁止傳銷條例》中列舉了‘拉人頭’‘騙取入門費’‘多層次計酬’等三種傳銷的主要表現形式,這三個特點同樣也適用于網絡傳銷,只要市民發現以上特點,就是傳銷無疑。”
無論傳銷組織以什么名義,打著什么旗號,其欺騙性和欺詐本質不會改變。簡單來說,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一個組織或者個人讓你發展下線,并且以此許諾給你一定的金錢等物質利益時,就一定要冷靜思考,必要時可以向市場監管機關和公安機關咨詢,避免誤入傳銷歧途,從而給自己、家庭和社會造成損害。
見習記者 | 陳友敏
原文刊登于《上海法治報》2022年3月14日10版,責任編輯:金勇
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