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藥股份蹊蹺“自首”調查
月23日,哈爾濱市工商局發布哈藥股份[8.34 -0.60%]直銷違規初步調查結果后,哈藥股份再次成為媒體及公眾的關注熱點。
據新金融記者了解,哈藥股份作為國家首家獲得商務部頒發直銷牌照的上市公司,如今卻因旗下公司直銷業務違規而受到哈爾濱市工商局的調查,有趣的是,哈藥股份竟是“自首”。在直銷業務調查開展以來,哈藥股份身上籠罩著重重迷霧,本文將帶領讀者解開謎團。
哈藥撥亂反正的自查
雖然看似遭遇“利空”,但上一周,哈藥股份仍以0.53%的漲幅而收尾。截至上周五收盤,哈藥股份當日漲幅2.82%,股價收報8.39元。
哈藥股份“直銷違規”事件緣起于2月14日,哈藥股份旗下公司黑龍江銷售分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哈爾濱哈藥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康產業”)向哈藥股份提交的《直銷業務自查報告》。
哈藥股份公告顯示,經過自查發現,健康產業與黑龍江銷售分公司在業務運營過程中存在人員和機構混同、使用同一網絡系統開展直銷業務等不規范經營的情況。
據悉,健康產業原業務經營模式是通過電子商務系統向登記注冊的經銷商銷售保健和護膚產品,其自2011年11月起正式停止原業務運營模式,推行店鋪經營模式,其經銷商可自愿選擇轉為店鋪經營或退貨退款。
蹊蹺的是,新金融記者從哈藥集團直銷公司網站了解到,哈藥集團目前仍大力為哈藥后期電子商務和萬家連鎖藥店打基礎,并由哈藥健康產業面向全國招商。
那么既然已經停止原業務模式,后期電子商務又是以什么方式來運作呢?新金融記者并未從哈藥股份及哈藥集團直銷公司相關人士處得到答復。
而近期哈藥股份在對經銷商意向進行復核登記期間,多數經銷商選擇退貨退款,初步預計將發生退貨退款損失金額為2.8億元左右。
隨后,黑龍江銷售分公司和健康產業向哈爾濱市工商局主動反映了情況。對于哈藥股份“自首”這一蹊蹺舉動,北京一位券商分析師向新金融記者表示:“哈藥股份這種舉措不免有嘩眾取寵的嫌疑,揭露自家的短處也是上市公司透明度的體現,對公司未來發展也是有利的。”
2月23日,哈藥股份公布了哈爾濱市工商局針對《自查報告》中所存在不規范行為的初步調查結果,并確認了黑龍江銷售分公司、健康產業共同實施的經營行為涉嫌違反了《直銷管理條例》,違規從事直銷業務。
此外,據哈爾濱市工商局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因違規事件涉及的經銷商數量多、地域廣、退貨退款金額大,為了確保平穩推進業務轉型,哈藥股份應依法承擔相關責任,就退付貨款事宜給予資金支持和保障。
哈藥難以割舍的直銷
據新金融記者了解,2007年哈藥股份成為國內首家獲得商務部頒發直銷牌照的上市公司,經過一年的籌備,哈藥股份于2008年11月獲準在黑龍江省內開展直銷業務,同時公司專門設立黑龍江銷售分公司從事直銷業務運營。
所謂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
北京一位直銷專家向新金融記者表示:“通過與顧客面對面的溝通,加上專業性的服務,不但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利潤?!?/p>
針對哈藥股份此番違規直銷,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的規定,直銷員或消費者自購買直銷產品之日起30日內,產品未開封的,可以憑直銷企業開具的發票或者售貨憑證向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或者所在地的服務網點辦理換貨和退貨。
同時,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和所在地的服務網點應當自直銷員或消費者提出換貨或者退貨要求之日起7日內,按照發票或者售貨憑證標明的價款辦理換貨和退貨。
事實上,直銷模式同樣也有很大的弊端,業內人士向新金融記者表示:“由于直銷員不屬于公司員工,所以直銷員在銷售公司產品時很容易發生違規行為,對于這種違規行為公司是沒有責任的?!?/p>
據哈藥股份的公告顯示,初步預計的退貨退款損失約為2.8億元。那么對公司2011年的凈利潤是否會產生影響呢?
有樂觀的投資者認為,哈藥股份直銷業務的經銷商都是哈藥的子公司,采購貨物時不需要付款或者是僅支付保證金,而這次退貨退款事件雖說是哈藥股份“自曝家丑”,但實際上對公司業績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無非是增加了庫存,最多只是退還保證金。
新金融記者致電哈藥股份,但并未得到答復,而后新金融記者致電哈藥集團旗下直銷公司公布的客服電話后得知,目前直銷公司正在積極為眾多經銷商辦理退貨退款手續,由經銷商提供合同編號,經審核后便可獲得補償。
以哈藥股份此前公布的2011年前三季度的財報來看,哈藥股份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08.35億元,同比增長10.93%;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3億元,同比增長3.59%,如果以2.8億元退款損失計算,公司凈利潤也將受到影響。
對此,哈藥股份公告顯示,退貨退款損失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將在董事會審議確定后進行公告。
據新金融記者了解,哈藥集團對直銷業務極為重視,自直銷業務運營后便制定了未來8到10年直銷業務銷售100億元的目標。
時至今日,哈藥集團直銷業務已經運營3年有余,經營業績情況卻并不樂觀。不過,有趣的是,受聘擔任哈藥集團顧問的鄭鳳強似乎早有預料,曾表示哈藥集團直銷業務在3年內不作利潤要求。哈藥集團宣傳部部長高也明確表示,哈藥集團不會放棄直銷業務。
3年之期已過,但這次哈藥股份的直銷業務卻因蹊蹺“自首”而遇阻,此舉是否為哈藥集團早已埋下的伏筆呢?目前哈爾濱市工商局對此事件仍在調查中,新金融記者對此將保持持續的關注。
- 哈藥,直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596.html